5月15日,由東方證券與財聯社聯合策劃的“贏家說”百期特別直播——“百期投顧論道”正式開播。
在“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到來之際,東方證券為廣大投資者帶來了本次百期特別直播,匯聚多位重磅嘉賓,包括外部專家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跨境電商與消費市場專家張周平、人工智能專家董慧智、機器人行業專家毛廣勇,以及東方證券金牌投顧曹佳、莫佳威、毛彩華、吳良展,為投資者奉上了一場兼具專業性與前瞻性的財富論道盛宴。
本次直播活動在多個平臺引發廣泛關注。財聯社平臺觀看量高達31萬人次,成為流量高地;微博平臺也吸引了超21萬人次觀看。各平臺累計觀看量達64萬人次,充分彰顯了“贏家說”系列的廣泛影響力與號召力,也反映出投資者對專業投資見解和市場分析的強烈需求。
在內容方面,嘉賓們的分享緊扣市場熱點,圍繞新關稅時代下的宏觀經濟、消費市場、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四大熱點主題展開了深度探討,為投資者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市場洞察。
連平剖析新關稅時代下國際關系
重磅嘉賓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首先亮相直播,面對新關稅時代下的復雜挑戰,連平以犀利的視角解構中美經貿博弈的本質。
連平指出,盡管90%的“非理性加征關稅”已暫停,但核心的34%“對等關稅”中24%的處理仍存懸念,強調美國試圖通過關稅重構全球產業鏈的本質是一場經濟權力博弈,但其人均GDP超6萬美元的勞動力成本使制造業回流目標近乎“癡心妄想”。
在連平看來,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對自身經濟形成反噬,引發金融市場震蕩、供應鏈短缺,加劇通脹與增長壓力,使美聯儲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全球范圍內,關稅壁壘導致國際貿易增長放緩,經濟復蘇節奏被打亂,2025年世界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顯著上升。
對于中國經濟韌性,連平給出量化分析,若最終關稅水平控制在20%-30%區間,中國可通過人民幣匯率彈性、產業鏈成本優化、政策工具協同實現對沖。連平還特別提及中國產業鏈完整性是應對外部沖擊的核心優勢,即便在100%關稅極端情景下仍可通過第三國轉口維持30%以上的對美貿易。他強調,中美博弈趨向長期化,中國需以戰略定力應對外部挑戰,夯實經濟基本盤。
曹佳分析了關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認為資產價格面臨雙輸,黃金、亞太市場或成資金流向。在行業層面,汽車、消費電子、芯片半導體、新能源等受沖擊較大,但也催生國產替代、內需消費等投資機會。她建議關注家電、醫療機械等出口依賴度低的行業,以及光刻機、光刻膠等國產替代領域,同時看好新消費、戰略資源品的中長期機會。
最后,連平以“保持信心,規避風險”總結當前應對策略,強調在外部不確定性中堅守發展定力。曹佳則以“按部就班,保持常態”提醒投資者,把握政策托底與產業升級帶來的結構性機會。這場深度對話揭示,中美經貿博弈本質是規則主導權的競爭,中國需在開放與自主創新中尋找平衡,通過深化改革、擴大內需、提升產業鏈韌性,在全球經濟重構中贏得主動。對于投資者而言,理解政策邏輯、聚焦長期趨勢、分散配置風險,將是穿越周期的關鍵。
消費重構:分化時代的結構性增長密碼
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恰恰為消費領域的創新與重構提供了戰略窗口。張周平以跨境電商為樣本,將關稅壓力轉化為企業轉型的實踐路徑,呼應連平提出的“產業鏈韌性”命題。而莫佳威對消費分化的精準解讀,為投資者挖掘“分化時代”的確定性增長賽道。
張周平以跨境電商行業為樣本揭示關稅沖擊下的企業轉型路徑,指出面對美國加征關稅,頭部企業正通過“出口轉內銷”、“新興市場開拓”、“品牌價值升級”戰略實現突圍。“出口轉內銷”借助國內龐大消費市場,跨境電商企業將海外品牌運營經驗復制到國內;新興市場中東南亞、中東成為新增長極;具備技術壁壘的企業通過專利布局提升溢價能力。
莫佳威結合消費數據指出當前國內消費呈現“高端化與性價比并存、縣域經濟與銀發經濟共振”等特征,性價比消費、銀發經濟、縣域消費均展現出強勁增長動力。他建議投資者跳出“消費升級vs降級”二元框架,聚焦“精準分層”下的細分機會,關注政策紅利板塊、技術創新賽道、文化自信領域。
AI Agent技術突破、產業應用與投資邏輯
科技驅動的產業變革亦是當下市場的另一焦點,AI Agent的技術突破,正以“工具革命”重塑產業生態,為資本市場開辟新敘事。人工智能專家董慧智與東方證券金牌投顧毛彩華圍繞AI Agent展開深度對話,解析技術特性、產業場景及資本市場影響。
董慧智指出,AI Agent區別于傳統大模型,具備自主執行、策劃、工具調用及結果評估能力,實現從“面向進程”到“面向目標”的架構升級。在個人場景,旅游規劃智能體可一站式完成行程規劃、酒店預訂等全流程任務;醫療領域,AI可輔助醫生看片診斷、實現24小時健康監測,提升診療效率。企業端,智能體通過AI自動生成流程自動化腳本,優化生產流程,降本增效。
毛彩華結合資本市場分析,認為AI Agent將驅動三大投資主線:硬件終端升級(AI手機、智能眼鏡等穿戴設備帶動微型傳感器、通信模組需求)、算力結構變革(推理算力需求或呈百倍增長,國內算力云、液冷設備廠商迎來機遇)、通信技術迭代(自動駕駛、實時交互推動5G/6G滲透率提升)。在機會之外,毛彩華同時提示風險,技術落地周期不確定性高,部分傳統手機產業鏈可能面臨顛覆(如大屏幕、物理按鍵需求下降),投資者需警惕概念炒作,聚焦具備技術壁壘的基礎設施供應商,并關注財報業績兌現能力。
雙方強調,AI Agent的發展是漸進式滲透過程,短期需理性看待技術成熟度,長期則需關注終端硬件與基礎設施的確定性機會,同時警惕行業輪動與技術路線變更風險。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投資脈絡
人形機器人是當下科技敘事的另一主線,機器人行業專家毛廣勇與金牌投顧吳良展圍繞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展開深度對話,解析產業發展階段、投資機會及風險要點。
毛廣勇將人形機器人發展劃分為早期(2025年前)、中期(2025-2030年)、爆發期(2030年后)。早期以核心零部件為投資重心,中期整機廠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崛起,爆發期消費級市場啟動。
投資層面,短期聚焦特斯拉供應鏈零部件,中長期關注C端服務場景。高壁壘領域如微型多模態傳感器、諧波減速器具國產替代空間(預計40%零部件國產化)。吳良展提示,當前行業存在短期估值泡沫,需警惕減持、跨界并購風險及中期關稅政策影響。華為等巨頭入局將推動系統協同,5G/6G技術優化遠程場景應用。吳良展建議關注華為機器人大會等事件催化,從低估值零部件及量產整機廠商中把握機會,理性看待長期賽道潛力與短期波動。
從關稅博弈到消費轉型,從AI革命到人形機器人浪潮,“百期投顧論道”不僅是東方證券投顧服務的百期里程碑,更是其深化財富管理轉型的戰略實踐。這場歷時4小時的智慧交鋒折射出在行業加速向買方投顧轉型的當下,東方證券以百期積淀為起點,用專業化、場景化、常態化的服務連接千萬投資者,不僅為財富管理注入“長期主義”基因,更以創新探索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當前,財富管理行業正經歷從“賣方銷售”向“買方投顧”的深刻轉型。東方證券積極響應行業變革,將財富管理轉型作為戰略重心,以“客戶為中心”重構服務邏輯,通過科技賦能、投顧能力提升及場景化服務創新,全面推動財富管理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
在此背景下,東方證券精心打造的“贏家說”系列投顧直播應運而生。作為東方證券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IP,該系列以“專業創造價值”為核心理念,匯聚市場資深專家與金牌投顧團隊,通過深度解讀宏觀經濟、產業趨勢及投資策略,為投資者搭建“洞見市場、守護財富”的智慧平臺。
歷經百期沉淀,“贏家說”不僅成為東方證券財富管理轉型的標桿實踐,更以累計超600萬點贊、64萬人次觀看的亮眼數據,成為千萬投資者錨定市場趨勢的“智慧窗口”,印證了市場對專業投顧服務的迫切需求。
東方證券表示,未來“贏家說”系列將從內容專業化、服務場景化、投資者教育常態化三個維度持續升級服務維度,為投資者搭建洞悉市場、守護財富的智慧平臺,助力在復雜經濟環境中錨定長期增長機遇。
在財富管理戰略上,東方證券表示,2025年,公司財富管理委員會及下轄各總部將全力以赴推進財富管理向買方投顧轉型,與全體分支機構共同努力,全面提升證券投顧服務能力,通過培養投顧人才、打造投顧品牌、加強科技賦能、拓展服務渠道和豐富產品矩陣等手段,滿足不同客戶群體需求,奮力開創財富管理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