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
在全球金融不確定性加劇、低利率與高波動的市場環境中,資產配置迎來新的挑戰。如何做好資產配置、應對周期變化,成為投資者和資管機構面臨的重要課題。在5月23日舉辦的第十二屆富國論壇上,富國基金旗下權益投資名將和固收基金經理,圍繞A股、港股投資機會及低利率時代的固收投資策略等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A股盈利回升周期已啟動 港股性價比凸顯
在此次富國論壇的主動權益投資分論壇中,富國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陳杰、富國消費精選30基金經理周文波、富國基金海外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張峰探討了A股投資“新模式”、消費動能轉換與港股市場韌性等議題。
陳杰在演講中表示,A股市場正經歷從“存量經濟”向“新模式”的轉型,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速由負轉正,標志著持續四年的下行周期終結,“新模式”下的盈利回升周期已經啟動。這一反轉的核心驅動力包括:全行業庫存低位觸發的補庫存周期、上市公司輕裝上陣,以及二手房回暖帶動的地產鏈修復。
陳杰強調,“新模式”下ROE底部已顯著抬升。盡管毛利率承壓,但企業通過費用率下降對沖經營壓力,資產周轉率與杠桿率觸底回升,運營能力結構性改善為ROE修復提供支撐。此外,風險偏好自2024年四季度見頂回落,疊加中國產業轉型“突圍”的大故事,如AI研發與高端制造雙突破、產業集群優勢強化,市場情緒有望從“失敗主義”轉向樂觀。
針對市場關注的美國關稅風險問題,他強調,美國發起關稅戰存在邏輯硬傷,不構成A股中長期主要矛盾。對于A股市場的行業配置,陳杰認為,需要找到具有向上彈性的品種,加大成長性方向的配置,重點關注AI賦能制造業、庫存周期反轉等相關行業的配置價值。
深耕消費領域14年的基金經理周文波在演講中主要剖析了消費板塊的低估值機遇與新興賽道高成長潛力。他表示,經歷多年調整的消費板塊正顯現出結構性投資機會,當前消費板塊PE分位數處于近十年低位,機構持倉觸底,悲觀預期已充分定價。而居民儲蓄率見頂、收入預期改善與財富效應再現,有望成為消費板塊反轉的催化劑。
對于A股、港股消費結構性投資機會如何把握,周文波認為,需要關注兩類機會:一是布局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分紅穩定的傳統消費龍頭,如白酒、家電等,其高ROE特性有望提供安全邊際;二是順應消費趨勢變革的“新消費”領域,關注國貨品牌崛起、情緒消費、性價比消費及服務消費升級等新興消費賽道的高成長機遇。
展望后市,周文波表示,需關注居民收入預期改善和財富效應再現兩大催化劑,投資者可以在消費板塊布局中平衡“估值安全邊際”與“成長確定性”。當前消費政策加碼,疊加盈利基數效應,2025年下半年消費板塊或迎來修復窗口。
對于港股投資,基金經理張峰在演講中分析稱,盡管港股面臨外資流出壓力,但南向資金持續流入與上市公司回購加碼為市場提供韌性支撐。恒生指數近三年人民幣計價年化收益率達12%,AH溢價指數升至134,港股性價比凸顯。
張峰提出以GARP策略(合理價格成長股策略)為核心,從三大維度精選標的。第一,業績成長性,聚焦消費、科技等盈利確定性高的行業,如國產替代芯片、智能駕駛;第二,現金流與派息,篩選經營穩定、股息率高于4%的紅利資產,如電信、能源;第三,估值與治理,規避“高杠桿、低透明度”公司,優先配置治理規范、PB分位數低于30%的標的。
低利率時代固收投資建議采取“啞鈴型”配置策略
在固定收益投資分論壇中,富國基金旗下固收基金經理吳旅忠、李金柳、劉興旺、王仁增等,圍繞短債策略優化、“債?!毕掳雸霾季帧ⅰ肮淌?”制勝策略及債券指數工具化配置等議題展開探討。
盡管低利率環境短期不會改變,吳旅忠認為短債投資仍有超額收益機會。他表示,“關于短債策略的‘最優解’,信用債的投資策略依舊是重中之重,中長期來看,信用利差維持較低水平或成為常態,意味著需求增加的同時,整個貨幣環境相對比較寬松。因此在短端策略上,應重點挖掘短久期城投等信用資產;在有效控制回撤的基礎上,保持短債組合業績平穩增長,同時警惕貨幣政策觀望期波動風險,保持組合的靈活性?!?/p>
“當前債市面臨‘熟悉又陌生’的宏觀環境,經濟弱復蘇與外部沖擊并存,而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已收窄至歷史極值?!崩罱鹆谘葜v中談到他的具體應對策略,提出“與不確定共處,在波動中擇時”的觀點,強調久期策略需轉向多元靈活,兼顧好“兩個平衡”,一個是把握安全邊界,做好回撤與流動性管理;另一個是積極把握住收益率波動帶來的資本利得機會。他認為,當前市場環境不穩定性提升,2024年的久期策略在2025年或難繼續一招通吃,需要尋找更靈活、更多元的應對思路。此外,隨著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壓縮到歷史偏窄的位置,組合策略也需要在安全邊際和擇時博弈之間做好平衡,力求將收益率曲線管理得更符合投資者的需求。
關于低利率環境下的“固收+”配置策略,基金經理劉興旺認為,隨著純債收益空間的不斷收窄,傳統的固收投資策略已難以滿足投資者對于收益的期望,在此背景下,“啞鈴型”配置成為破局關鍵。
對于債券、可轉債、權益這三類資產,劉興旺表示,債市方面,政策利率下行預期明確,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再探低位;可轉債方面,低價轉債在低利率環境下是比較好的底倉資產,而高價轉債則屬于較好的正股彈性選擇,相對而言平衡型品種性價比較低;權益方面,估值修復邏輯下,關注AI、半導體等自主可控領域及庫存周期見底的制造業。
隨著各界投資者對工具化配置需求的提升,中國債券指數基金步入快速發展期。王仁增在演講中表示,債券指數以及債券ETF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隨著資本新規以及各類相關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機構、個人投資者關注到債券指數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相信未來幾年會繼續延續高速增長的狀態。從配置的角度出發,王仁增重點提到了政金債。他認為,政金債指數產品兼具低波動與分散風險的價值,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適當配置政金債指數產品可以有效分散風險,提升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作者 陳姍)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陳姍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主要關注金融衍生品領域,重點報道期貨、大宗商品、租賃、信托等市場動態。新聞線索可聯系郵箱:chenshan@eeo.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