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朝鮮真的是遮不住了,衛星圖已經對外披露,朝鮮整個的5000噸級驅逐艦側翻在水中,金正恩忍無可忍,朝鮮驅逐艦的軍艦身體很可能已經被扭斷了。
為何金正恩很生氣?這會讓朝鮮金正恩上位以來追求的強軍夢想來了個“腰斬”,對朝軍士氣上下是相當沉重的打擊,而美國和日本、韓國方面的媒體也會用這個事情去對朝鮮展開心理戰,說朝鮮“這不行,那也不行”,達到瓦解朝鮮政權的目的。
所以,朝鮮這次驅逐艦的出事到底該如何客觀評價?我們又該如何客觀看待朝鮮的軍力?
這個事情的出現,不影響我們對朝鮮軍事實力的客觀評價,朝鮮依然是一個值得敬重的軍事強國,只不過其軍事強國存在相當明顯的短板,那就是海軍實力確實是相當的差勁。
仔細剖析朝鮮人民軍的建軍思路就會發現,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朝鮮人民軍將重頭戲投入兩個方面,一個是陸軍主戰裝備的研究,比如朝鮮在2020年閱兵式上研發出性能先進的“T14思密達”主戰坦克,其外形基本上和俄羅斯的T14坦克相當的接近,而且還融合了美軍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部分性能,做到了“俄美混血,天下無敵”。在對付韓軍K2坦克方面,朝軍的“T14思密達”坦克具有極強的優勢。
還有一個是導彈的研究,朝鮮研制出了5個型號的洲際核導彈和好幾個型號的中近程導彈以及中遠程導彈,比如火星12中程導彈,火星17洲際導彈,火星18洲際導彈等型號的洲際核導彈,朝鮮人民軍的洲際核導彈射程達到了15000公里,可以搭載10枚核彈頭對敵軍展開打擊。
那么,從最本質的角度看,朝鮮人民軍的坦克和火箭炮讓朝軍取得了對韓國軍隊作戰的優勢,而且這個優勢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了。朝鮮人民軍的洲際導彈已經取得了對美軍核威懾的優勢,讓美國人不敢再打擊朝鮮的本土,朝軍奉行了極強的先發制人核打擊戰略,這對于美軍自身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其威懾力的舉措。
朝鮮的經濟不如韓國,軍備研制的大頭投入到了導彈武器和陸軍高技術武器的研發上,后期朝軍又在極其緊張的國防預算中抽出了一大筆資金去研制這個無人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軍的國防研制開支就已經捉襟見肘了,朝軍還要拿出捉襟見肘的開支再去研制性能極其先進的導彈驅逐艦,資金投入存在短期內難以彌補的嚴重缺口,朝軍導彈驅逐艦的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朝軍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如金正恩所說,朝鮮的科學家違反了科學的價值,說白了就是違反了科學規律是追求大跨越發展,底子都還沒有打好就想著飄起來。
要知道海軍研制的發展,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的驅逐艦研發,在經歷了051驅逐艦漫長的早期技術儲備,到052驅逐艦不斷地小步快跑,052C的進一步試驗,在052D和055這里才開花結果,全面成熟。
從1970年第一艘051下水到現在,中國國產驅逐艦的正式旅程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而朝鮮方面連研制驅逐艦的技術底子都沒有,朝軍之前研制的艦艇最大也就1500噸到2000噸級的護衛艦,現在直接上馬研制排水量5000噸,對標051C的導彈驅逐艦,而且是垂直發射的導彈驅逐艦,朝鮮軍艦不出事也就不正常了。
朝鮮目前對導彈驅逐艦的需求其實并不是很明顯,在軍備資源和軍費開支有限的情況下,朝軍倒是完全可以把海軍裝備研發的需求放在導彈快艇和潛艇上,如今的伊朗就是這么做的。伊朗在中東地區和美軍正面對接,依靠伊朗的實力,即便伊朗想要研發052C驅逐艦都是沒那個實力的。
但伊朗對于和美軍奪取制海權又有迫切的需求?怎么辦——那就研制數量足夠多的導彈快艇,以及數量足夠多的岸基反艦導彈,通過岸基反艦導彈和導彈快艇在戰時的群狼戰術來達到打擊美軍艦艇的效果。
朝鮮可以如法炮制,先購買一批蘇35戰斗機來確保近海的制空權,這是必不可少的。然后通過導彈快艇和潛艇的方式,對來犯的敵軍大型水面艦艇展開飽和海上打擊,逼迫敵軍艦艇撤出靠近朝鮮的海域。
朝鮮也可以在近海部署大量的反艦導彈,達到威懾敵軍艦艇的效果,由于朝鮮的導彈工業已經高度發達,朝鮮可以建造數千發反艦導彈的儲備,通過大量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來趕走敵人的艦艇,這才是朝鮮海軍發展的正確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