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邱延波
黃楊鈿甜的父親被立案調查了。這只是開始,并不是結束。
5月22日,官方通報黃楊鈿甜事件,其父親楊某被四川省雅安市監察機關立案調查,涉嫌公職期間違規經商辦企業和隱瞞違法生育二孩。
這場從“天價耳環”到立案調查的風波,表面看是娛樂圈炫富的八卦,實則觸碰了公眾對權力腐敗和財富不公的敏感神經。網友的質疑不是針對財富本身,而是對“權錢交易”“財富來路不明”的深層擔憂。
黃楊鈿甜的耳環和禮服價格被扒
一、耳環點燃的“仇腐”火苗
黃楊鈿甜家庭的奢華生活與其父親的公職背景形成反差,公眾懷疑其財富來源是否不公,而非“仇富”。對合理合法的財富,公眾不會仇恨,相反,自古至今,中國一直都在提倡勤勞致富等美好品質。公眾仇的不是富,而是腐。
黃楊鈿甜父親楊某曾在2011年至2017年擔任雅安市城管局和投資促進局公職人員,母親佩戴數十萬卡地亞首飾,其家中專門的首飾柜里擺放著各種奢華首飾,僅那個“點火”的首飾成套賣要2000多萬。而且,根據黃楊鈿甜社交平臺所曬的照片,其家庭擁有深圳擁有價值上億元的豪宅。 普通人眼里,公務員的工資撐不起豪宅和奢侈品,而黃楊鈿甜作為童星,片酬也難以解釋如此奢侈的消費水平。
更引人注目的是,楊某名下公司“深圳市水瓷慕美妝貿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且在事件發酵后連夜變更法人,引發“緊急切割”猜疑。
楊某的公職經歷,難免讓人對權力與財富的關聯性產生聯想。
正如一句網絡熱評,“沒人仇富,但大家都仇不公”,公眾針對的不是財富本身,而是對“權錢勾兌”的天然警惕。
官方通報部分內容
二、公眾最關注的是巨額財產是否合法
網友的質疑聚焦于楊某家庭財富的合法性及“期權式腐敗”的可能性,反映了公眾對權力腐敗的零容忍,而非對富人的敵意。
網友的質疑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財富來源不明。耳環、豪宅、公司資產等遠超普通公務員家庭的消費能力,令人懷疑是否存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二是“期權式腐敗”的猜疑。楊某在投資促進局負責招商引資,掌握資源分配權,2017年辭職后迅速接手家族企業,持股80%,并積累巨額財富,時間線高度吻合“權力變現”的特征。三是家族關系網的隱秘性。網友發現楊某曾通過小舅子代持娛樂公司股權,辭職后接任法人,這種操作被認為可能是“期權式腐敗”的典型手法。
公眾的質疑不是“仇富”心理作祟,而是對腐敗的天然反感。公眾對不合理財富的進行合理懷疑具有天然正當性。
更令人生疑的是“期權式腐敗”的可能性:楊某在公職期間可能通過招商引資為企業謀利,辭職后以商業回報的形式兌現“回報”,就像商業中的“期權交易”。
公眾的憤怒不是針對黃楊鈿甜的耳環,而是對背后可能隱藏的腐敗鏈條的追問。
黃楊鈿甜曬耳環 圖源:黃楊鈿甜微博
三、仇腐不仇富,真相定乾坤
黃楊鈿甜父親被立案調查,這說明目前的社會環境既容忍網友的合理懷疑,也肯定網友的合法監督,官方介入調查就是對網友質疑的及時回應。
官方的回應展現了對公眾監督的重視,澄清部分謠言,避免了事件進一步失控。期待后續的調查結果能回應公眾最關心的“財富來源不明”和“期權式腐敗”問題。比如,楊某通過小舅子代持公司股權、辭職后迅速致富的行為,是否涉及公職期間的權力尋租?只有直面核心問題,公開財富來源和調查細節,才能真正服眾。
楊某在公職期間違規經商辦企業,如果在任職期間以權為自己的企業謀私,或者進行“期權式腐敗”,都不能逃脫法律責任。不僅要被依法沒收違規所得,涉嫌犯罪的還要移送司法機關。
網友建議,楊某的商業活動跨越雅安和深圳,調查不應局限于一地。應聯合深圳相關部門,核查其公司資金來源、股權代持情況及家族關系網,回應“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和“期權式腐敗”的質疑。
真相是最好的辟謠,只有全面調查和公開結果,才能讓公眾的“仇腐”情緒轉化為推動公平正義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