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一法院于5月22號裁定,對前總理英拉·西那瓦征收100.28億泰銖(約20多億人民幣)的罰款,以彌補早年大米案中政府的損失,此舉被廣泛解讀為英拉之兄、前總理他信·西那瓦依然面臨強烈政治敵意的明證。
英拉在裁決公布后于臉書發文,表示自己“無意造成任何損失”,卻被迫對“我并未造成的債務”承擔責任。她坦言,這筆巨額賠償“終其一生也無力償還”,并強調,其施行的“稻米質押收購”政策,目的在于維護稻價穩定、保障農民收益,哪怕在政治阻力與壓力叢生的環境下,她也全心投入。如今的判決令她痛心不已,稱這是“我最傷痛的結果”。
英拉的代理律師諾拉威特·拉蘭已表明,將請求再審。他指出,政府此前已將大米案中剩余的大米進行出售并且獲得約1,400億泰銖,足以抵償財政部核算的所有損失。
事實上,泰國最高行政法院在今年的判決中,僅部分推翻了2021年關于英拉無罪裁定,認定英拉在大米案中嚴重失察,未能采納多家政府機構關于可能腐敗風險的預警,因而判令其承擔總損失的一半——即100.28億泰銖的賠償。與此同時,法院撤銷了財政部2016年曾要求英拉支付357億泰銖(約11億美元)的賠償決定,理由是未能證明英拉對所謂腐敗行為負有直接責任。
回顧來看,“大米案”曾是英拉所屬的為泰黨奪得2011年大選勝利的關鍵性政策。政府以高于國際市場約五成的價格向泰國農民收購大米,計劃通過囤積抬高稻價,改善農民生活。但因越南、印度等國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搶占國際市場,泰國喪失了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地位,倉庫存糧大量積壓。(其實正常來看,這個政策是充滿風險的,若作為商人來說,失敗僅僅的后果大不了就是自行承擔損失,而作為總理來說,失敗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英拉于2011年上任,成為泰國首位女性總理。在這五年前,她的哥哥他信遭軍事政變推翻并流亡海外;至2014年,英拉也因軍事政變被迫下臺,并于2017年出逃,迄今流亡海外。
在此之前,英拉曾在2024年因一起2013年政府項目的資金處理案獲法院無罪釋放;2023年12月,另一起挪用人事權力的濫用職權案也宣判其無罪。
政治評論人士普遍認為,此次對英拉重罰的判決,凸顯了他信及其政治勢力仍遭長期對手頑強抵制。盡管他信于2023年8月回國,并因年齡與健康因素獲赦免免于入獄,其政治影響力依舊飽受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他信的女兒佩通坦出任新總理,且獲得了曾支持政變的部分陣營支持,使得泰國政治版圖更顯復雜。
與此同時,反對派人士及多個團體持續對他信提出各類調查申請,尤其針對他在警察醫院14樓接受治療而未入獄的做法,呼聲不絕。泰國最高法院政治人物刑事部已排定于6月13日就他信的相關指控舉行聽證。
這一系列司法動作,不僅對英拉個人乃至其家族的政治命運產生深遠影響,也顯示出他信的敵對勢力正在出招。
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