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國劇市場,央視劇開始狠狠發力。品質出眾的盜墓大劇《護寶尋蹤》自開播起就蟬聯全國收視第一的寶座。
5月20日,由惠楷棟執導,張蟬娟、周宇、楊宏、孫小涵擔任編劇,白宇帆、辛柏青、王鶴潤、富大龍、尤勇智主演《護寶尋蹤》在CCTV-1首播,引發觀眾熱議。
導演惠楷棟曾執導《我是刑警》,此次以文物保護為主題,將考古工作的現實感,與文物犯罪的懸疑性結合,有著真實、粗糲的風格。
演技派同框飆戲
但吸引觀眾的不只是有新意的劇情,這部劇的選角也相當精準,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演技質感出眾。
富大龍飾演的齊大倉
辛柏青飾演的穆見暉
尤勇智飾演的齊有糧
白宇帆飾演的方堃
姬他飾演的劉樹生
此外,在劇中還能看到《我是刑警》中不少優秀的實力派演員,快追劇“考古”吧。
差點流失在外的黑陶俑
該劇始于一場黑陶俑失竊案……
這源于一個真實的案件。2001年10月,以張小彥為首的犯罪團伙等人通過挖掘、爆破等暴力手段,在西安市灞橋區江村大墓周邊盜走了墓中的200多件文物(其中黑陶裸體俑180件),并將部分陶俑以800塊錢一個的價格賣到了市場上。
其中6件來自中國西漢的黑陶裸體俑漂洋過海出現在了紐約索比藝術品拍賣會上,引發我國多個部門重視,我方外交部門緊急與美方交涉,最終迫使這批文物撤拍。
2003年6月17號,美方代表將6件西漢黑陶裸體俑正式移交給中國代表,6件西漢陶俑在歷經一年多的漂泊之后再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如今,觀眾依然可以在西安博物院看到劇中原型的黑陶俑。據西安博物院講解員介紹:“當中方的相關人員要求返還文物的時候,陶俑被拍賣行扣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傳到國內之后,相關領域的專家還有學者從陶俑的朝代、材質和制式等方面進行證實,列出了非常翔實的資料,文物也終于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在劇中飾演方堃的白宇帆特地去了一趟西安博物院,在看到黑陶俑時,他感慨道:“一方面是想讓大家去參觀這個黑陶俑,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呼吁大家可以保護文物,反對盜墓等等一系列破壞文物的行為。希望通過這部劇讓大家了解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這些為著文物默默付出的這些人。”
拍好一部考古戲一共分幾步?
拍好一部考古戲一共分幾步?幕后特輯給了答案。
首先是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為了盡可能地還原墓的真實場景,美術指導劉路一透露,為了搭建呂氏墓M2、M1,工作團隊整整花費了兩個月。
不同的墓也有不同的特點,劉路一舉例:“宋代的墓、磚雕磚石結構的和唐墓有明顯的區別,唐墓它的要求是啥呢?墻壁的殘破,壁畫的那種剝落,像這種質地的東西,讓人能感覺到逼真。”為此他們還特地想出了濕模具鑄造法,趁模具還在潮濕狀態中,把壁畫做上去,這樣就能和墻壁渾然一體。
其次是按捺不住的求知欲,很多眼見的觀眾可能發現了,《護寶尋蹤》的片尾出現了它的指導單位,陜西省文物局。為了還原真實故事和場景,劇組走訪了原西安市文物稽查隊隊長楊洪剛、呂氏家族考古墓考古隊隊長張蘊、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漢陵考古隊隊長馬永贏等人,通過他們的描述還原出當時的場景。
原西安市文物稽查隊隊長楊洪剛從事文物安全工作40余年,在他的手上誕生了第一支文物稽查隊他和同事一共收繳了一萬九千九百三十余件文物。2002年江村大墓的6件黑陶俑、2010年呂氏家族墓125件追回文物以及世紀金花廣場200多枚官印……在這背后都有楊洪剛的參與。
“你別看他們說得這么云淡風輕的,其實大家都知道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其實不容易。”白宇帆感慨道。
最后一步,則是躍躍欲試的行動力。跟隨著工作人員的腳步,劇里的幾位演員也體驗了考古的系列流程,從探鏟到毛刷使用,最后眾人還一同實地探訪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等地。王鶴潤表示:“特別震撼,所有歷史畫卷都展現在我眼前了。”
這部《護寶尋蹤》在眼下的國產劇市場幾乎是一股清流。
實地取景,
展現了西北的風土人情,
劇中涉及的考古橋段也經過專家指導,
案件的推理抽絲剝繭邏輯清晰。
這部《護寶尋蹤》,你在看嗎?
來源 | @護寶尋蹤微博、錢江晚報等????
編輯 | 栗子 責編 | 阮固 審核 | 劉永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