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社”今天報道了一則重要新聞,當?shù)貢r間5月21日,備受朝鮮人民矚目的新建的又一艘5000噸級驅逐艦在朝鮮清津造船廠正式下水。為了見證這一重要歷史時刻,金正恩親自參加下水儀式,看著艦首懸掛的金日成、金正日畫像,金正恩笑容滿面。但是誰也沒想到,很快金正恩臉上的笑容變成了憤怒,就在這艘軍艦下水的時候,發(fā)生了嚴重事故。
上午十點整,隨著三聲汽笛鳴響,香檳瓶在艦首砸碎。但歡呼聲還沒落下,船尾就傳來巨大的金屬撕裂聲。現(xiàn)場視頻顯示,這艘船巨大的艦體突然像被無形的手拽住,尾部滑橇提前脫離軌道,整個船體以詭異的角度卡在船臺上,最終使部分船底直接觸地凹陷,船底與地面摩擦濺起的火花十分刺眼。這個時候,金正恩就站在五十米外的觀禮臺上,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朝中社詳細描述了事故經過。這次事故主要是由于下水現(xiàn)場指揮不力造成的,導致轉向架移動不水平,船體平衡被破壞,船尾下水橇先脫出擱淺,最終造成了這起嚴重事故。朝中社還公布了相關責任單位名單,被點名的中央船舶設計院、朝鮮國家科學院動力學研究所以及金策工業(yè)大學船舶系的專家教授們當天就被帶走調查。而清津造船廠的俄羅斯專家顧問團隊在事故后突然“休假”,而兩個月前,正是這些人在“崔賢號”驅逐艦成功下水后獲得了金正恩親自頒發(fā)的勛章。此外,朝鮮勞動黨中央軍需工業(yè)局的領導也要負領導責任。
金正恩對科研人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除了給予他們極高的政治待遇之外,還在工資、住房等生活保障上不斷提高標準和給予特別優(yōu)待。這次在公開場合對科研工作者怒發(fā)沖冠還是第一次,說明金正恩對這起事故是不可容忍的。
金正恩在震怒之后,突然要求拿來艦體設計圖。他指著圖紙某處連問了三個問題,當場定性這次事故損害了國家自尊,是嚴重的“犯罪行為”,要求徹查。
修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昨天晚上清津造船廠徹夜燈火通明,從羅津港緊急調來的兩艘萬噸貨輪上的備用鋼板已經卸下,運送鋼板的卡車排成了長龍。據說這次事故造成的損傷遠比表面看到的嚴重。韓國艦艇專家分析衛(wèi)星照片后指出,這艘驅逐艦至少有三分之一船底結構變形,主龍骨出現(xiàn)了裂紋。由于動力艙段的焊接處出現(xiàn)應力性開裂,說明內部結構已經受損,即便現(xiàn)在可以修復,未來在風浪中也可能成為隱患。
這艘船是繼4月25日下水的“崔賢號”之后朝鮮自主建造的第二艘大型驅逐艦,從龍骨鋪設到完成只用了380天,比首艦還快了20多天。朝鮮此前從未建造過如此大型軍艦,之所以造艦速度這么快,自然少不了俄羅斯專家的支持。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后,朝鮮對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除了供應大量的炮彈外,還派出15000人的特種部隊幫助俄羅斯打仗。俄羅斯方面則在衛(wèi)星、導彈以及造艦等軍事技術上援助朝鮮。但是沒想到第一艘驅逐艦風風光光,第二艘驅逐艦就出了問題。
與首艦不同,朝鮮的這艘二號艦取消了傳統(tǒng)的艦艏滑行艏設計,改用了更為現(xiàn)代化的球鼻艏。朝鮮工程師可能低估了這種改動對下水平衡的影響。一般來講,這種級別的軍艦下水,通常需要計算機模擬上百次,但朝鮮顯然缺乏相關軟件和技術人才。
作為一個生活在火藥桶的國家,朝鮮想學中國“下餃子”般的造艦速度,心情可以理解,但還是要加強國防工業(yè)基礎建設,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工業(yè)底子薄弱,一味追求速度,難免忙中出亂,忙中出錯,忙中出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