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如皋市下原鎮,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村晚”,成為鄉村文化舞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臺上臺下都是主角的村民們,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唱身邊事、演身邊人,道家鄉美、贊新生活。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服務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基因”被有效激活,“村晚”已成為“現象級”的鄉村文化產品,不僅對鄉村文化有著詮釋、弘揚和促進作用,還在逐漸釋放出越來越大的文化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原鎮“村晚”現場。圖片來源/中國網
寓教于樂 滿足精神文化需求
4月23日,“2025年度下原鎮花園頭村‘春季村晚’文藝演出暨‘樂一天’文體聯歡會”喚醒了村莊的活力。當天陽光明媚,戶外場地上,趣味運動會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村民們熱情高漲,參與跳繩、踢毽子、兩人三足、投籃比賽等項目,加油聲、歡笑聲此起彼伏。一旁的空地上,大人和孩子成為“合作伙伴”,他們齊心協力在各種游戲中闖關,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場氛圍溫馨而熱烈。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鄉村大舞臺上文藝匯演熱鬧開場。歡快的舞蹈《美麗中國》率先登場,舞者們身著絢麗服飾,舞步靈動;幽默詼諧的三句半《夸夸咱們村》,用接地氣的語言細數村莊在產業發展、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喜人變化,引得臺下觀眾連連叫好;韻味十足的傳統戲曲表演,一招一式盡顯功底,讓村民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現場掌聲雷動。
下原鎮始終堅持把“惠民演出”作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重要抓手,將惠民政策、新時代文明理念等,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呈現給群眾,讓他們在聽“戲”看“戲”的過程中,享受文化、富足精神。
此前舉辦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主題文藝展演活動中,由村民自發組織的文藝演出團隊自導自演的單口快板《黨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廣受好評;情景劇《半仙詐騙》,以貼近生活的情景演繹方式進行反詐宣傳,更是有不少村民表示“這比發傳單有意思,騙子的套路在臺上一演,我一下子就看明白了。”2024年,下原鎮共舉辦“四季村晚”15場、魅力“村舞”5場、活力“村秀”1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文化振興帶來文旅新機遇
當村民在田間地頭搭起的舞臺上敲響鑼鼓、唱起民謠時,臺下攢動的不僅是鄰村鄉親,還有聞 “文化味” 而來的游客。這份 “土味” 的吸引力,讓 “看村晚、品鄉味、游田園” 的特色線路成為流量密碼,周末的生態農莊里,游客們挎著竹籃采果蔬、圍坐土灶嘗鍋巴,實實在在把消費留在了田間地頭。而如皋市 “村播” 計劃正是打通城鄉流量的關鍵一招。
如皋市敏銳捕捉到數字時代的傳播規律,同步推出 “村播” 領頭人培育計劃:通過文明實踐員主播技能培訓班,讓本地基層工作者從 “舞臺主角” 變 “直播達人”?!按宀ァ眰兊溺R頭不僅對準“村晚”舞臺上的精彩表演,展現鄉村文藝的獨特魅力,還聚焦田間地頭的豐收景象。
成熟的瓜果蔬菜、歡快覓食的家禽家畜,無一不展現出鄉村的生機與活力,以及琳瑯滿目的特色產品,從新鮮的下原蘘荷、香甜的白蘿卜,到色、香、味、形“四絕”的火腿等農副產品,一場場 “抖 in 田園生活節?村播燃動新時代”“電商孵化促振興” 等活動,更像是為鄉村打開了 “云端窗口”。
下原“三農”達人吳蘇農直播現場。圖片來源/如皋發布
下原鎮的抖音助農直播帶貨“三農”達人吳蘇農在參加“首屆地鐵蘘荷集市嘗鮮會”時,短短幾個小時的直播,實現下原蘘荷品牌曝光近百萬次/日,視頻累計瀏覽200萬人次,帶貨直播全網觀看量超20萬余人次,實現線上線下銷售合計超10萬余元。在2025年初春節期間,如皋磨頭鎮推出的大棚平菇“磨香”禮盒直播銷售額達80多萬。
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下原鎮不僅讓鄉土文化在創新傳承中煥發生機,更以文化 “軟實力” 撬動了產業 “硬發展”,讓村民在精神富足的同時增強了物質基礎。當文藝的種子深深扎根基層沃土,當鄉村的活力在大地上持續奔涌,下原鎮正以文化振興為筆,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著文化盛、人民富的壯美畫卷。
文/鄧可
資料來源:中國江蘇網、中國經濟網、中國網、如皋發布、南通市人民政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