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一提起臺海局勢,就像是發了狠,忘了情。
臺海問題,儼然成了中美博弈的老牌“杠桿”。
5月21日,美國國會幾位議員聯手向希爾頓、萬豪、凱悅三大國際酒店發函。
要求他們修改網站與宣傳資料中的“中國臺灣”表述——“中國”兩個字,必須去掉。
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找事”,但這次給的理由,冠冕堂皇得讓人哭笑不得……
01
因為近些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見證了中國的發展潛力,同時也注意到了中國的龐大市場。
為了爭取在這片土地上謀取更多的利益,他們必須遵守中國政府的相關規定。
因此在諸如臺灣等敏感問題上,各國企業普遍都會采取較為中立的處理辦法,防止受到中方政府的排斥。
例如,在稱呼臺灣時,它們大多會不約而同地采用中方的一直以來的合理主張,即“中國臺灣”的說法。
這樣的情況也并不是一時間發生的改變,而是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近日美方政客抓住機會,在此問題上大作文章。
根據臺灣《經濟日報》的說法,在5月21日美國眾議院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穆萊納爾和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向希爾頓、萬豪和凱悅三家國際酒店的CEO發出了這樣的信函。
“我們發現在你們的酒店官網及宣傳材料中,使用了‘中國臺灣’的說法,請立即停止這樣的做法,并將其改為臺灣”。
這樣的做法,無異于再次明示了美國政府的立場,即“臺灣并不屬于中國大陸”。
消息出現后,立刻引起了臺灣島內“臺獨分子”的一陣高潮。
大肆在互聯網上鼓吹“臺獨”理論,并宣揚“一旦開戰,美國將會站在臺灣背后”的說法。
這無疑是對九二共識與中國發出了又一次挑戰。
其實究其本源,美國政府并不在乎臺灣死活,無非就是想利用臺灣特殊的地理位置,牽制住中方在南海的軍事部署。
也因為如此美方政府將臺灣稱為“永不沉沒的航母”。在此之前,美方就多次公開表示要支持、武裝臺灣,保證臺灣的“獨立”。
例如2021年,一位美國議員就被爆出了一則名叫“臺灣+”的法案,要求美國將臺灣視為北約集團的一員,加強美國與臺灣之間的防務交流。
但即便是到現在,美方仍然沒有做出任何實際行動,反而是以高價向臺灣出售了翻新的“M1A2T”主戰坦克。
隨著美方“詐騙性質”的行為不斷增多,也讓一部分臺灣民眾察覺到了美國真實意圖。
他們對美方議員破口大罵,直接指出“其實就是想賺臺灣的錢”。
從這可以見得,其實臺灣島內已經逐漸出現了“清醒者”,而民進黨當局其實才是目前和統的最大阻礙。
02
從歷史上無數的例子來看,“內憂”其實才是臺灣現在最嚴重的問題。
自上臺后,民進黨人士就毫不收斂在“臺獨”上越走越遠。
在今年5月分,因為我國外貿裝備在巴基斯坦“大殺四方”,直接影響到了島內“臺獨分子”的士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進黨想出了一個自以為是的計劃——利用從美國進口的“海馬斯”火箭彈模擬打擊大陸本土。
據悉,“海馬斯”火箭炮一經運達臺灣后,臺灣政府就將其隱藏了起來,這是第一次臺灣政府公開試射這款火箭彈。
這次演習被臺灣軍方取名為“雷霆軍演”,預計在5月12日進行。
結果,臺灣如此聲勢浩大的行動,不但“鼓舞”了島內的臺獨分子,也引起了解放軍的注意。
根據臺灣軍方的消息,在“雷霆軍演”當天,十幾架從大陸方向飛來的解放軍軍機進入了臺海領域。
除此之外,臺灣島的四面也均出現了解放軍南海艦隊的軍艦,在短時間就完成了對臺灣島的合圍。
在此之后,參與“雷霆軍演”的部隊迅速撤離,并將“海馬斯”火箭彈隱藏了起來。
再后來,解放軍將這次事件解釋為普通的“日常訓練”,但就是這樣卻讓自以為是的臺軍漏洞百出,此舉也讓許多臺灣島內的反華博主都閉上了嘴。
03
對此,解放軍有大動作,向外界發出強烈的警告信號。
根據臺灣媒體近日的報道,目前在臺海周邊,共有17架解放軍軍機,它們不斷圍繞臺灣進行空戰模擬。其中有6架甚至飛抵了臺西南附近海域。
除了空中力量的威懾外,在5月20日上午,我解放軍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還在閩南附近海域組織了兩棲登陸訓練。
該演習涉及多個項目,包括兩棲裝甲車入海模擬、蛙人特種作戰等。
73集團軍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常年駐扎在中國福建廈門,是大陸解放軍對臺作戰的最前線部隊.
因此一旦發生對臺作戰,這支部隊就會成為我軍的作戰主力。在如此情況下,這支部隊公開露面進行訓練,無疑是對臺灣甚至美國最強有力的威懾。
就如時后73軍某旅張面對采訪時所說,我們(中國)一直在準備,一旦那一天真的來臨,事情不會出現偏差。
因此,不管是民進黨還是美國政府,都無法阻止臺灣的回歸,畢竟中國人捍衛領土完整的決心,絕不容低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