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宋慶齡陵園自創朗誦大師劇“宋慶齡的見字如面”系列第一期《風雨同舟 書信長明》昨天在“齡·劇場”首演。
演出通過誦讀與情景表演相結合的形式,串聯起1928年到1949年期間,宋慶齡與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領袖及國際友人的往來信件、電報,生動還原了書信背后的歷史場景,展現了個人命運與家國興衰的緊密交織,引領觀眾跨越時空,感受這位偉大女性的革命情懷。
該劇由蔡金萍、宋懷強、范雅婷3位藝術家和7名來自愚園路小學的小學生聯袂出演。經過30多個小時的緊張磨合,這些毫無登臺經驗的“素人”小演員在首演中展現出了驚人的默契和表演才能。從開場作為報童向第一排的觀眾“兜售”報紙,到演繹為革命前輩送信的放牛娃,再到與“宋媽媽”一起讀信、回信,孩子們用純真與熱情為劇目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不僅是一場藝術演出,更是一堂沉浸式思政課?!彼螒c齡陵園管理處處長徐士芳表示。
此次演出中呈現了不少珍貴的歷史藏品原件,如1941年羅伯遜錄制的黑膠唱片《起來》,當那激昂的旋律響起,觀眾仿佛被帶回到了抗戰時期,親耳聆聽到那個時代激動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此外,宋慶齡使用過的同批次打字機、抗戰時期的舊書籍等也均有呈現。收藏者、宋慶齡陵園宣傳部主任顧佳成說:“這些年我一方面向全市各紀念館捐獻了不少藏品,一方面也想讓這些收藏不只待在展館里,而是‘活起來’。這次創排劇目讓更多人能感受它們所承載的歷史。”
作為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名譽院長,蔡金萍深知宋慶齡的一生都在為婦女兒童謀福祉,并重視兒童戲劇的創作,創辦了中福會兒藝。蔡金萍說:“通過這樣的形式,年輕一代既能走近戲劇,也能貼近歷史。在面對面的排練中,我們幾位藝術家會給孩子們實時的意見和反饋,這段時間,他們對宋慶齡的了解是飛速增長的,未來這部劇的影響還將擴大到更多孩子中,這就是真正的‘社會大美育’?!?/p>
此次演出還將被錄制成視頻,成為宋慶齡紀念館合作的全市幾十所中小學校的思政課素材。未來,“宋慶齡的見字如面”系列演出計劃以每年兩部的速度持續創作,通過“戲劇+教育”的創新模式,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芒。
原標題:《與宋慶齡“見字如面”,朗誦大師劇《風雨同舟 書信長明》首演》
欄目編輯:李緯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吳旭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