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決戰的時候,傅作義曾對陳長捷說過這樣的話,只要堅持住就一定會有辦法,這也讓不少人覺得這就是傅作義在獻祭陳長捷,為自己謀得了個好出路,其實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這之后,傅作義成為新中國的水利部長,可是陳長捷卻只能在功德林改造。
可是對于傅作義的評價,不能僅靠這一點,他一生是有些復雜的,而且對中國革命是有功與過的,不可以一概而論,不然對他這個人的評價是非常不公平的。另外在他后來成為水利部長的時候,工作也不是那么順利,還遭到了排擠,就連周總理聽說后,也挺震怒的。
傅作義青年時期也是一個愛國主義的學生,在他16歲的時候就選擇棄筆從戎,保家衛國。當時是在保定的陸軍學院學習,而不少人對黃埔軍校是頗為熟悉的,很多人覺得保定軍校就是排在其后,并沒有黃埔軍校出色,其實不然,因為從保定軍校出來的不少學員后來還去了黃埔軍校擔任教員。
可見保定軍校在當時也是相當不錯的存在。傅作義在保定軍校學習的時候,非常的努力刻苦,他的成績也非常優秀,得到了老師們與同學們的認可,后來他以優異的成績從保定軍校畢業,然后就進入了晉軍,在閻錫山麾下任職。
由于傅作義的軍事素養比較高,在部隊里很快就脫穎而出,受到閻錫山的重視,由排長慢慢的升上了旅長。1927年在對奉系軍閥進行討伐的時候,傅作義已經是師長,并且在第二年的時候,他就擔任了軍團的總指揮還有天津的警備司令。
雖然這個職務比較高,很多人覺得并沒有什么,最主要的還是看他在戰場上的指揮能力怎么樣,而傅作義的能力那是相當出色,直奉大戰的時候,傅作義的任務就是帶著部隊攔截馮玉祥的部隊,而傅作義不僅順利完成了任務,還將馮玉祥的部隊給圍的死死地,讓其三個月都無法突破,最后馮玉祥也不得不認輸,被張作霖改編了。
原本張作霖想要將傅作義拉攏過來,只不過傅作義沒有答應,然后他就回到了閻錫山的部隊,只是閻錫山對他有防備,就沒有再對其重用了。九一八事變發生后,傅作義的愛國情懷被喚醒,于是他就帶著部隊與日軍在戰場上奮力拼殺。
然而蔣介石當時的態度就是攘外必先安內,原本在戰場上同敵人英勇作戰的傅作義,就這么的被召回,他內心很是悲憤,可是卻也沒有辦法。三年之后,綏遠抗戰開始,傅作義就帶著部隊前往綏遠同敵人浴血奮戰。
正是在傅作義的指揮下,國軍才第一次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不過閻錫山當時是想要保存實力,所以就讓傅作義去太原駐守,不讓他帶著部隊與日軍奮戰。然而傅作義才不會聽從閻錫山的安排,帶著部隊繼續同日軍作戰,將日軍囂張的氣焰給打下去了。
所以傅作義在抗日戰爭中就是國軍中少有的名將,在解放戰爭中,傅作義雖然做了錯誤的決定,卻也能夠理解,畢竟他效力的是國民黨,好在最后他迷途知返,帶著部隊起義,讓北平和平解放,這也是他為新中國做的第一份貢獻。
建國后,毛主席就安排他去了水利部擔任部長,這是因為他曾經有治理水患上的經驗,可是在水利部,由于傅作義特殊身份,就遭到了一些人的排擠,尤其是水利副部長直接不讓傅作義參與工作上的討論,甚至文件也不讓傅作義看和簽字,就直接上報到了周總理那里。
一次毛主席在看到文件上沒有傅作義的簽名,就詢問周總理情況,而周總理在聽說后,就進行調查發現傅作義被眾人排擠,震怒萬分,所以就下了令說:如果文件上沒有傅作義的簽字,就不用上報國務院了,從此傅作義就再也不受別人排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