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盧俊宇)5月23日,水利部召開“抗旱保灌及龍舟水防御工作情況”新聞通氣會。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司長姚文廣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雨情水情呈現出三個方面的鮮明特征:一是全國降水總體偏少但分布不均,強降雨過程偏多。截至5月22日,全國面平均降雨量138毫米,較常年同期的155毫米偏少11%。降水分布不均。二是江河來水偏少為主,長江上游黃河松花江遼河偏多。三是入汛日期偏早,大江大河汛情總體平穩。我國今年入汛日期為3月15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的4月1日偏早17天。當前,主要江河水位較常年同期總體偏低。
為了做好備汛防汛工作,水利部于2月已超前部署防御工作,督促各地各流域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水旱災害防御各項責任制。入汛后即全面進入24小時防汛值班狀態,啟動汛期工作機制。4月下旬至5月下旬,赴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開展汛前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以“一省一單”形式反饋有關單位,督促扎實整改。加快水毀修復進度,及時恢復水利工程設施防洪功能,截至5月20日,4257處納入水利部統計的重點水毀修復項目已修復3934處,修復率92.4%,其余項目將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會同中國氣象局啟動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在江河洪水防御方面,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滾動更新洪水預報,向防汛責任人和社會公眾發布江河洪水干旱水情預警244次。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受南海季風爆發和副熱帶高壓北抬共同影響,我國華南地區極易出現持續性、大范圍的集中降雨過程,易引發珠江流域性洪水,俗稱“龍舟水”。據預測,今年“龍舟水”期間,珠江流域降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大部氣溫偏高,強對流活動旺盛,局地暴雨多發頻發;北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西江、韓江可能發生超警戒洪水,暴雨區內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對此,水利部堅持防住為王,堅持預防為主,全力做好“龍舟水”防御工作。4月底前已基本完成水毀設施修復,督促個別未完成修復的項目加快施工進度,逐一落實安全度汛措施,確保度汛安全。積極推進重要江河洪水調度方案修編工作,印發并實施賀江洪水調度方案、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防洪安全保障方案,編制韓江洪水調度方案,組織建立健全中小河流預報調度方案體系。
水利部根據降雨預測和落區變化情況逐日會商研判,分析流域防汛形勢,嚴格落實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壓實防汛全鏈條責任,滾動優化防御措施。系統、科學、安全、精準調度流域大中型水庫,汛前統籌防汛和抗旱保供保灌,有序實施流域骨干水庫群消落調度,騰庫60億立方米迎汛備汛,為汛期充分發揮流域骨干水庫攔洪削峰作用打下堅實基礎;突出抓好重點環節防御工作,強化巡查防守,做好病險水庫、中小水庫、涉河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各項工作;細化實化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御措施,提醒地方組織危險區群眾轉移避險,確保人員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