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日本防衛省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內容日前曝光。草案宣稱,中國與俄羅斯正在加強包括軍事活動在內的合作,這是“日本安保方面的重大擔憂”。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日方渲染“中國威脅論”,本質是為增加防衛預算尋找借口。《朝日新聞》稱,在討論日本周邊局勢時,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宣稱“東亞可能出現類似俄烏沖突的局勢”,并表示日本將“迎來戰后最大的考驗時期,并將進入新的危機時代”。
最近,日本防務省事務次官船越健裕與美國副國務卿蘭多舉行了會晤。即使在美國對日本發起關稅戰的時候,日本還主動配合美國打壓中國,石破茂政府這是要全面反華嗎?不過,石破茂恐怕失算了,中國的援手也現身了。此前,中俄兩國領導人在莫斯科舉行會晤,并發表了聯合聲明,強調了“維護和鞏固全球戰略穩定極其重要”。不僅如此,聯合聲明還指出新老軍事同盟的破壞性與擴張性極強,某些擁核國家的肆意妄為已成為了急需消除的戰略風險。
石破茂與特朗普(資料圖)
中俄兩國作為合作 “上不封頂” 的戰略協作伙伴,在歷史上也曾是國際反法西斯陣營的堅定戰友。反觀日本,在歷史上曾是中蘇共同的敵人,如今又心甘情愿地淪為美國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 “打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中俄共同關注和警惕的對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若繼續抱緊美日同盟的大腿,肆意妄為地挑戰中國,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為中俄共同反制的目標,最終落得個 “賠了夫人又折兵” 的慘痛下場。
5月,中國在東海的鉆井平臺,再次點亮了夜空。這一次,不再是試探性的勘探,也不再是象征性的存在。中國正式重啟東海油氣開發工程,在沉默多年之后,給出了一個明確信號:擱置爭議的年代已經過去,東海不再等待共識,而是開始動手。
消息傳出,日本第一時間表態。東京方面由外務省出面,向中國駐日大使館提出所謂“強烈抗議”,稱中方的行動破壞了2008年中日之間就共同開發東海資源達成的“諒解”。同時呼吁北京重啟談判,回到“合作開發”的老路徑上來。
石破茂(資料圖)
原本東海的這些海底資源,都是屬于我們的。日本的本土僅限于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這是二戰后日本無條件投降規定的。
所以對于東海資源開發問題,無論是法律上還是道義上,都是我方占優,日本如果好好的跟中方溝通,在釣魚島和臺灣問題上老老實實的,我們或許還會考慮給日本分一杯羹。
但是從目前日本的表現來看,我們在東海的資源開發,絲毫不必顧及日本的感受,反正天然氣開發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鈍刀子割肉,日本方面才更能感受到,什么叫做鞭長莫及。
隨著中國海洋勘探和開發技術的突飛猛進,開發東海油氣資源也是必然的事情,而我國在中間線中國一側建設任何設施,都是正當的,也完全符合國際法,更符合中日達成的共識。而日本所謂的抗議,本質上還是為了以爭議為借口,試圖遏制中國在東海的合理開發活動,但如今在東海上,中國已經占據了絕對主動權,即便日本呼吁盡快開展談判,面對東海豐富的油氣資源,我國也沒有理由無限期等下去。
石破茂(資料圖)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日本發布所謂“中國安全提醒”作出回應,直言日方此舉政治操弄意圖明顯,嚴重歪曲中國安全形勢,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業內人士指出,此類外交言辭背后反映的是當前國際政治博弈日趨復雜化的大背景。一方面,日本出于地緣政治、安全同盟框架和國內輿論需要頻頻對中國安全形象“另眼相看”;另一方面,中國堅定以事實為基礎、以安全為前提的國際溝通姿態,也是在為維護自身國家形象和公民權益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