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國與美國于5月早些時候在瑞士日內瓦進行的經貿會談,不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好消息,而且美國方面在談判后大幅回撤對中國加征的超高關稅一事,令很多同樣面對美國高關稅的國家看到了一個破局之道:那就是與美國進行談判時要穩住心態,不卑不亢。彭博社的文章指出,能否在面對美國時保持冷靜和不卑不亢,其實也取決于一個國家是否在面對美國時擁有足夠的籌碼。而這背后則是一個國家自身實力的體現。
特朗普(資料圖)
據報道,中美結束日內瓦和談后,特朗普就一直想要訪問中國,幾次三番的在采訪面前向記者自己非常想來中國的態度。特朗普想要訪華,但是中方沒有進行回應,態度非常冷淡,隨后美國就取消了和中國通話的安排,而特朗普表示自己可以“隨時動身”,對此中方的態度還是十分冷淡。據悉前幾日,特朗普前陣子又是隔空喊話想通個電話,又是說著要來我們這拜訪,可我們這邊并沒有給出準信。隨后有專家分析表示,特朗普這番話實則透著一股子虛火。
那么一心想著打壓中國的特朗普,現在為什么卻要接連對華示好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用一個挑不出毛病的說法就是“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敗”。但中美經貿之間,其實還是美國更需要中國。為什么?從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特點來看,美國經濟雖大但“虛”,美國確實是曾經的全球制造業霸主,但在經濟全球化之后,資本為了追求更多利潤,將工廠向著更加便宜的勞動力轉移,曾經繁榮無比的汽車之城底特律已經淪為鐵銹地帶,美國本土實現了“去工業化”。
英媒《金融時報》在報道中也提到,中美剛達成協議之際,美國對中國實施如此多的管制制裁,恐怕接下來對于兩國的關系調整更加不利。況且中國現在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限制沒有解除:稀土管制。美企對特朗普的管制規則提出“暫緩”的要求,認為芯片企業是重啟中美經濟關系和稀土談判的鑰匙,如果美國決心準備進行嚴酷封鎖的話,那么也不用指望中國會解禁稀土出口了。但特朗普對這些要求充耳不聞,預計所有的管制都會如期進行。
魯比奧(資料圖)
另外,前幾日在宣布特朗普將缺席G20峰會的決定之后,魯比奧也在國會遭到了“圍攻”。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在聽證會上直接對他發難,指責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正在“讓中國代替美國成為全球援助領導者”。而面對這些指控,魯比奧毫無還手之力,為了轉移矛盾,他再一次扯上中國說事,稱美國并沒有在對外援助領域退出世界舞臺,還稱不會在該領域“被中國所取代”。
魯比奧為何如此急切地拋出這樣的言論?背后實則隱藏著美國復雜的政治盤算和日益加劇的焦慮心態。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對USAID的“開刀”引發了民主黨人的強烈批評。另一方面,中國近年來在國際援助和合作領域的積極作為,確實讓美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已經給沿線國家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魯比奧故伎重演,再次抹黑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渲染所謂“掠奪性貸款”“債務危機”等虛假敘事。
美國發展署(資料圖)
中美之間已經大幅度削弱了關稅,但是依然還有許多項目處于談判之中。在這敏感時期,美國卻挑起了一場新的“博弈”,又開始啟動了對中國的AI芯片打壓之戰,而且是在全球范圍之內打壓。既然如此,中國也不需要客氣了,美國人想要中方放開稀土管制,中國偏偏不答應。接下來的中美談判,還有得談,美國還遠遠沒有被中國徹底打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