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在本周六(5月24日)接受《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采訪時透露,如果新推出的志愿兵役計劃未能達到招募目標,德國或將重新啟動義務兵役制。
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明確表示,德國現行的軍隊兵力不足的問題需要解決,正在加速制定全新的軍事服役法案,力爭在2026年1月生效。
他在采訪時說:“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軍隊崗位空缺數量超過了自愿報名人數,那么就可能會做出強制征兵的決定。這就是我們的路線圖。”
自2011年暫停征兵制以來,德國的軍隊規模始終未能滿持續增長的國防需求。特別是在俄羅斯于2022年和烏克蘭開戰之后,歐洲安全形勢急轉直下,德國面臨的軍事壓力陡然變大。
鮑里斯還透露,新的軍事服役法案將包括更多動員預備役人員的措施,以在短期內迅速提升軍隊戰斗能力。
一、從“經濟巨人”到“軍事強國”
幾十年來,歐洲在防務方面對美國的依賴性一直為人詬病。歐洲內部雖然不乏“集體防務”的呼聲,但由于英國和德國對跨大西洋關系的重視,構想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歐洲對美國軍事保護的深度依賴暴露無遺。
德國新任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上任后,迅速推出了大膽的軍事改革計劃,宣布德國將在歐洲防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默茨政府計劃將德國的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5%,比例高于美國目前的3.4%。此舉回應了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對成員國增加防務支出的呼吁,也向美國展示了德國在防務問題上的決心。
德國自此成為繼波蘭之后,第二個支持這一計劃的北約成員國。
默茨還承諾,到2031年,德國將把現役軍人數從目前的18.2萬人增加至24萬人,但實現這個目標很可能通過重新引入征兵制實現。
為了兌現承諾,德國計劃對軍隊的裝備進行全面升級,包括替換老舊的戰機、坦克和艦艇,并改善防務基礎設施。
默茨在5月14日的首次國會演講中表示,德國將擁有“歐洲最強大的常規軍隊”。
二、烏克蘭戰爭下的歐洲新防線
德國的舉措對于歐洲安全格局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預計在6月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將批準將聯盟范圍內的國防開支從2%提高到3.5%。若再加上對國防相關基礎設施投入1.5% 的承諾,總投入可能會達到5%。
德國通過承諾投入5%的國防開支,并鼓勵其他國家效仿,在不強迫那些仍在努力達到2%目標的歐盟成員國做出超出自身能力承諾的情況下,增強了北約的整體實力。
對烏克蘭來說,這也是個好消息,因為美國和歐洲領導人之間更為順暢的關系,降低了特朗普完全放棄對烏克蘭軍事支持的風險。
不過最大的贏家或許還是特朗普本人。多年來他反復質問,為何美國納稅人要在二戰結束80年后繼續為歐洲安保買單,如今柏林主動加碼的舉動,正好印證了其“讓盟友分擔責任”策略的有效性。
雖然不排除共和黨團隊會在北約峰會上借美軍駐歐部隊審查之機施壓歐洲,但至少短期內,北約內部不會出現重大裂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