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盧陶然 實習生孔維鉀 北京報道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由中國造紙協會、中國造紙學會指導,全球漿紙巨頭金光集團APP(中國)攜手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2025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正大中心盛大啟幕。
在上述論壇上,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國家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原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嘉賓致辭環節中表示,隨著人們對紙張的需求日益增加,造紙產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問題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個別紙業曾經由于忽視環境保護,違規排放污染物,影響了群眾正常生活,產生了不好社會影響。
劉友賓指出,造紙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不斷推進技術改造,在保證社會對紙張需求的同時,以高度責任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積極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為改善環境質量做出重要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
黨的二十大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上,必須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劉友賓強調。
對此,劉友賓提出三條建議。以“智領紙業,向善發展”為主題,一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理念。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二是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堅持清潔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推廣節能低碳和清潔生產技術裝備,推進工藝流程更新升級。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實現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轉型。
三是倡導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的行為自覺。培育生態道德,弘揚生態文化,弘揚古人“敬惜字紙”好傳統,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講好美麗紙業發展故事,讓珍惜紙張、保護環境形成社會風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