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
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授予202個城市(區)全國文明城市(區)稱號,授予3316個村鎮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授予4688個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授予798戶家庭全國文明家庭稱號,授予890所學校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授予60名(組)同志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授予239名(組)同志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其中,錢前院士、蓋鈞鎰院士被授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為全國敬業奉獻模范。
錢前院士:稻海尋珠四十秋,基因密碼解民憂
野生稻,這一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的水稻祖先,蘊含著豐富的遺傳多樣性,是水稻育種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錢前院士敏銳地洞察到野生稻在水稻遺傳改良中的巨大潛力,率先帶領團隊深入系統地開展野生稻研究工作。
錢前院士主持的多項研究項目,系統梳理了稻屬各物種間的系統進化關系、分類及地理分布,為野生稻的科學分類和資源利用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他帶領團隊從野生稻中分離出多個調控水稻復雜農藝性狀的關鍵基因,這些基因的發現為水稻的高產、優質、抗逆等性狀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遺傳資源;他參與建設了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圃,收藏了21種野生稻和13000份種質樣本,這些珍貴的種質資源不僅為我國的水稻育種提供了豐富的基因庫,也為全球的水稻研究貢獻了重要的資源;他踐行分子設計育種理念,將野生稻的優異基因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推動了水稻育種從傳統經驗向高效、精準、目標明確的分子設計智能育種轉變。
錢前院士在野生稻研究領域的杰出成就,不僅為我國的農業科技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也為全球的水稻研究和糧食安全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他的科研精神和創新理念,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更多的力量。
蓋鈞鎰院士:立德樹人守初心,心有大我樹楷模
蓋鈞鎰,男,漢族,1936年6月生,中共黨員,大豆遺傳育種學家、植物數量遺傳學家和農業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為我國大豆科技界唯一的院士,“祖國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蓋鈞鎰一直秉持的科研理念。他白手起家收集、創制3萬余份大豆種質資源,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種質資源庫,60余載躬耕在大豆遺傳育種研究第一線。他創新育種技術,大幅度提高大豆育種效率;他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在東北、黃淮海和南方三個大豆產區建立育種研發基地,探索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法。他始終堅守在高等農業教育最前沿,把熱愛祖國、扎根大地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培養農學及相關學科學生超過萬人。如今,89歲高齡的他仍每天埋首實驗室、指導學生科研,將畢生心血傾注一粒粒直徑不到一厘米的大豆,為的就是“中國田里中國種,神州萬里豆花香”。
來源|綜合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點擊下單,把健康帶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