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林敏兒 通訊員李夢詩 朱瑩 “市場太‘卷’怎么辦?園區招商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有自己的招商定位,但招商渠道過于單一,如何拉通信息?”“物業樓道煙頭垃圾到處扔,辦公環境如何維護?”......為破解河套(福保)園區發展難題,提升招商質效,5月23日,福田區福保街道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福企下午茶——物業園區專場”活動,特邀園區內20位具有行業引領作用的重量級業主代表共商發展大計。這些業主在園區持有大量優質物業資源,其運營狀況對區域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效應。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福田區投資促進局出席本次活動,圍繞園區招商與存量物業盤活等運營管理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為促進區域資源高效利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凝聚合力。
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中明確的首個關鍵節點年份,河套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升級為導向,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重點布局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與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4月,福田區發布2025年新啟程教育科技人才“五福禮包”、英才薈4.0版,數項利好政策重磅推出為招引工作賦能聚力,將園區優質空間資源與政府扶持政策有機結合,共同推動河套合作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茶話招商新局,聯動破解園區發展難題
會上,各園區業主代表踴躍發言,詳細介紹空間規劃、產業定位及招商困境。從生物醫藥到人工智能,從低空經濟到集成電路,園區產業布局正加速向河套創新發展定位靠攏。與此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配套短板、租金壓力等共性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希望能獲得更多優質企業資源對接”“期待政策解讀更精準、企業落地更高效”“各業主力量擰成一股繩”——成為業主們的共同心聲。
構建招商“生態圈”,從單打獨斗到協同共贏
為破解招引線索難觸達、對接項目難落地等問題,今年以來,福保街道通過建立供需對接平臺,圍繞保稅園區,設立東、中、西片區空間供需對接群,搭建閑置空間與招引企業的高效橋梁,逐漸推動園區招商實現從“各自為政”到“協同共贏”的戰略升級。
動態監測:建立產業空間月度摸排機制,實時更新空置物業臺賬,精準掌握樓宇資源動態。信息共享:定期召開空間分析會,打通市場信息壁壘,引導業主優化租金策略,加速空間去化。平臺賦能:打造統一招商信息平臺,集成發布企業需求、優惠政策、產業動向等關鍵信息,實現資源高效對接。
截至目前,已招引落地13個優質項目,入駐深港國際科技園、騰飛大廈、福寶物流大廈等園區,協助園區去化空間近萬平,“資源共享-品質提升-招商增效”的良性循環生態初顯成效。
三項“動員令”,打造園區服務PIUS版
福保街道黨工委書記辛文明強調,各園區發展要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只有黨建聯建聚合力、服務標準齊步走、安全底線共堅守,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全周期服務生態,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黨建聚力:變“單打獨斗”為“群策群力”。組建“紅色智囊團”,整合物業、業主、企業黨員力量,推動招商工作從“各掃門前雪”轉向“一個好漢三個幫”。
服務升級:變“參差不齊”為“整體提升”。制定園區服務品質提升計劃,優化空間環境、優化服務供給、優化管理機制,實現服務品質整體躍升,打造與深港科技創新高地相匹配的“硬環境+軟服務”雙優生態。
安全筑基:把“底線要求”做“常態保障”。推行安全生產全周期管理,通過常態化排查+沉浸式宣教,筑牢園區發展安全防線。
“一場活動激活一個產業”的示范效應正在顯現。福保街道將乘勢而上,重點深耕軟件信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領域,通過系列“福企下午茶”行業專場活動,構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生態共贏”的發展新格局。讓每一場“福企下午茶”都成為:產業資源的“連接器”、創新要素的“催化器”、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在持續優化的營商生態中,實現政府服務力與企業成長力的同頻共振,書寫“小平臺撬動大發展”的生動實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