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簡吉:臺灣農民運動的元老,作為中共地下黨員,他如何抗爭26年?

0
分享至

  簡吉(1905一1951),臺灣高雄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反日農民運動領袖。1926年6月組建臺灣農民組合。1929年8月加入臺灣共產黨。1947年參加二二八起義,擔任臺灣自治聯軍政委。194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4月被捕,1951年3月7日在臺北馬場町英勇就義。

  1、日據時代的農民領袖

  1905年5月20日,簡吉出生在臺灣高雄鳳山一個窮苦農民家庭。由于家庭貧困,簡吉從小幫忙農事,入學較晚,15歲時才從鳳山學校畢業,考入臺南師范學校。

  1921年,簡吉從臺南師范學校畢業后到母校鳳山學校任教。在四年執教期間,簡吉熱愛教師職業,關愛學生,希望農村孩子能夠像他一樣,通過學習知識過上新生活。然而,簡吉發現,學生們幾乎都要參加大量農事勞動,來到學校疲倦不堪而無力上課,農忙時無法來上課的孩子更多,但即便這樣也無法獲得基本溫飽。在日本殘酷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廣大農民生活普遍處于困境。簡吉深刻認識到:“問題不是出在孩子身上,實在是農民無法生活!”

  

  1925年11月,他毅然辭去教職,投身臺灣農民解放運動。在1929年二一二事件公審時,簡吉作了如下陳述:

  “在村莊做教員的時候,生徒們概由學校歸家,都要再出田園勞動,因為過勞所致,以致這樣的兒童,雖有往學校就讀,但教習效果便失其大半,為此我想在那里當教員,確是月俸盜賊,為這樣的原因,而辭去教員之職…臺灣制糖后壁寮工場,在該地極端榨取蔗農們的膏血,故此該地的住民,概是赤貧如洗,更困窮的,莫如在會社自作煙的賃銀勞動者,一日勞動的報酬,不能維持家族的生計,其慘淡的生活,時常目擊,在這周圍過日的我,不覺感著無限的傷心…”

  20世紀20年代,受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影響,臺灣文化協會在島內開展啟蒙運動,臺灣農民逐漸對自身權益有所認識,對日本殖民當局制糖會社的經濟壓榨和侵犯農民土地權益產生抗爭意識。

  1924年4月,為抗議日本林本源制糖會社臺中溪州工廠壓低甘蔗收購價格,臺中二林蔗農們推舉溪州二林莊莊長林爐和當地較有名望的醫生許學為代表,出面與日本工廠交涉,要求日本制糖會社提高收購價格獲得成功,鼓舞了全島蔗農抗爭斗志。

  12月20日,臺灣文化協會到二林莊舉辦農村講座,進一步提高了蔗農們的斗爭覺悟。1925年1月1日,當地素有“俠義之風”的醫師李應章(后改名李偉光)和詹奕侯、劉崧甫等積極分子在二林莊召開農民大會,決定成立蔗農組合。

  6月28日,二林蔗農組合正式成立,會員400余人,李應章等當選為理事。10月6日,李應章等代表二林莊蔗農,向林本源制糖會社提出公布收購價格、肥料由蔗農自由選購、雙方共同監督過磅等訴求,遭到無理拒絕。10月22日,日本殖民當局警察和溪州工廠原料股長矢島與100多名二林莊蔗農發生沖突,大肆抓捕抗爭農民,激起民變,日本殖民當局逮捕了93人,控以“妨害公務”等罪名,史稱二林蔗農事件。

  

  二林蔗農事件發生后,為支持臺灣農民抗爭,1925年11月,簡吉與黃石順等籌劃成立了鳳山農民組合,以“土地和農民”“咱們兄弟怎樣自覺”“勞動與團結”“資本家的毒手可驚”等為主題,在鳳山農村進行巡回演講,帶領當地農民反抗日本制糖會社收奪蔗農土地,最終贏得了勝利。

  鳳山農民組合的成功經驗,極大地鼓舞了臺灣各地農民,紛紛邀請簡吉前去介紹“鳳山經驗”。由于臺灣農民抗爭頻起,簡吉也四處奔波,指導各地農民開展斗爭,大甲、虎尾、竹崎等農村地區相繼成立了農民組合。

  隨著臺灣各地農民組合不斷增多,為進一步團結廣大農民,加強聯系、交換經驗、共同抗爭,1926年6月,臺灣各地農民組合代表在鳳山召開會議,決定建立一個全島性農民組織,討論通過了簡吉、黃石順提出的成立臺灣農民組合的建議。

  簡吉被推選為臺灣農民組合中央委員長,陳連標、黃石順為中央常任委員。臺灣農民組合的成立,使廣大農民逐漸團結起來,力量迅速發展壯大,到1927年12月,從成立時的5個支部、1000多名會員,發展成為23個支部、4個聯絡處、2.4萬名會員的臺灣最大社會運動組織。

  2、加入臺灣共產黨

  面對日益嚴重的土地和竹林爭議,1927年3月,簡吉與臺灣農民組合爭議部部長趙港前往日本東京陳情請愿,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結果,但他們卻目睹了日本農民運動,并與日本農民組合、日本勞動農民黨等左翼組織建立了聯系,學習了很多抗爭方法。簡吉還向日本勞動農民黨提出派遣指導員常駐臺灣的請求,不久日本左翼進步律師古屋貞雄赴臺開設了律師事務所,為臺灣農民運動提供斗爭經驗,為農民爭議案件進行辯護,對臺灣農民運動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1927年12月4日,臺灣農民組合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臺中樂舞臺戲院召開,島內各地農民代表800多人參加了會議。大會討論了“勞動農民黨支持案”,肯定了日本勞動農民黨對臺灣農民組合的指導和支援,同時就臺灣農民組合的思想政策、運動方針等作出說明。大會指出,“我們的運動業已度過從事于所謂自然發生運動的時期”,“于當今階段,我們非展開全體無產階級的政治斗爭不可”。大會提出,要“促進工農結合”,“依照馬克思主義指導支持無產階級之方法,宜待之于解決農民問題之方針”。

  在這次大會上,簡吉當選為臺灣農民組合中央委員。

  臺灣農民組合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前后,臺灣農民運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經臺灣農民組合指導的農民抗爭案件就達420余件。

  與此同時,日本殖民當局對臺灣農民組合的鎮壓愈加嚴酷。

  1928年4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臺灣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臺灣共產黨成立后,積極開展臺灣農民運動,并深入臺灣農民組合指導開展革命活動,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簡吉非常認同臺灣共產黨的抗日政策主張。為加強臺灣共產黨對農民運動的領導,臺灣共產黨與臺灣農民組合建立了密切聯系。

  1928年7月,為提升臺灣農民組合干部的思想素質和戰斗力,在臺灣共產黨幫助和指導下,臺灣農民組合舉辦了青年干部訓練班。簡吉在訓練班上講解日本殖民地政策、臺灣農民運動及土地放領等問題,臺共負責人謝雪紅等講解國際無產階級運動、社會主義政治機構、大眾經濟學等問題,介紹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方式和斗爭方法。

  

  1928年8月29日,謝雪紅應邀出席臺灣農民組合中央委員會會議,代表臺灣共產黨對臺灣農民組合開展革命斗爭提出工作建議。

  謝雪紅強調:“大陸的五四運動、五卅運動等解放運動,大部分由青年擔任,成為解放運動的前驅,因此工農運動與青年運動密不可分?!?/p>

  會議討論了謝雪紅提出的意見,決定按照謝雪紅提出的建議開展工作,并決定將在臺共領導下起草的《農民問題對策》作為在12月間召開的臺灣農民組合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指導性文件。此時,一些臺灣農民組合領導人如陳德興、楊春松、趙港、楊克培等已經加入臺灣共產黨,臺共組織還把簡吉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1928年12月30日至31日,在臺灣共產黨革命戰略和政治方針指導下,臺灣農民組合第二次代表大會在臺中樂舞臺戲院舉行,簡吉被任命為臺灣農民組合書記長。針對日本殖民當局的高壓政策,特別是面對日本警察沖進會場強令大會中止,簡吉毫無懼色,沉著冷靜控制會場、維持秩序,主持大會通過了臺灣共產黨提出的議案和對策,提出“擁護蘇聯”“支援中國工農革命運動”等主張,進一步從民族立場與階級立場對日本殖民當局提出強烈的政治經濟要求,更加堅定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治立場。

  臺灣農民組合在政治上日益成熟。

  為鎮壓臺灣農民組合,1929年2月12日,日本殖民當局發出“全島大整肅”逮捕令,日本警察在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等地大肆搜捕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和臺灣共產黨開辦的國際書局骨干人員,調查臺灣共產黨與臺灣農民組合的關系。

  這次大搜捕,史稱二一二事件。

  由于未能查獲相關證據,日本殖民當局便以臺灣農民組合印制第二次代表大會宣言違反出版規則為借口,將簡吉等13名主要干部交付審判。為保護臺灣農民組合干部,簡吉自始至終將印刷大會宣言一事說是自己所為,與他人無關,承擔全部責任。

  8月20日,簡吉被一審判處監禁四個月。8月31日,簡吉被保釋后,即與趙港開展臺灣農民組合重建工作。此時,簡吉已秘密加入臺灣共產黨。10月,臺灣共產黨任命楊春松和趙港為臺灣農民組合黨團負責人,進一步加強臺共對臺灣農民組合的領導。

  

  12月,臺灣農民組合在臺北召開中央委員會會議,楊春松當選為臺灣農民組合中央委員長,簡吉當選為中央常任委員。然而,12月20日,日本殖民當局法庭二審改判簡吉監禁一年。二一二事件后,由于日本殖民當局全面鎮壓與破壞,臺灣農民組合遭受重大損失。

  3、成立臺灣赤色救援會

  一年的監禁并沒有熄滅簡吉的斗志。正如他在獄中日記所言,“官憲認為壓抑我們的運動,我們就會改變,這是錯誤的”。

  1930年12月24日,簡吉刑滿出獄,他立即聯絡臺灣農民組合成員,全力支持將臺灣農民組合發展成為臺灣共產黨的外圍組織。1931年1月1日,簡吉剛出獄不久就赴嘉義竹崎參加了臺灣農民組合第三次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

  這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支持臺灣共產黨案》《提供組織反帝同盟案》《建立赤色救援會組織案》等17項議案。會議決定向所有成員公開臺灣共產黨與臺灣農民組合的特殊關系,獲得了各地農民組合的大力支持。會后,在各地臺灣農民組合的要求下,簡吉不畏艱難,四處奔波,致力臺灣農民組合的重建與發展。

  然而,1931年3月,日本殖民當局又發動了一次針對臺灣共產黨的“大檢舉”,對臺灣共產黨、臺灣文化協會和臺灣農民組合進行了更為瘋狂的鎮壓。

  面對日本殖民當局對臺灣共產黨及其外圍組織的全面鎮壓,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臺灣共產黨決定成立臺灣赤色救援會。簡吉鍥而不舍地與少數未被捕的臺灣共產黨黨員一起,著手開展臺灣赤色救援會籌組工作,以期重建臺共組織,繼續開展革命斗爭。

  1931年8月9日,在簡吉的召集下,臺灣赤色救援會在臺中秘密召開會議。

  簡吉在會上表示:

  “本救援會的組織與臺灣革命運動有至大的關系,其進展如何將直接影響到臺灣革命的消長。當前吾人最緊急的重要工作,就是努力讓本會成為國際赤色救援會臺灣支部?!?/p>

  會上,簡吉被推選為臺灣赤色救援會籌備委員會負責人。關于臺灣赤色救援會的目標,簡吉表示:“這是為了救援被日本帝國主義逮捕的同志而做的。這些同志因被捕,家庭生活艱辛,他們為工人農民而受苦,我們有義務照顧他們的家人,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為他們做一點勞動是應該的?!?/strong>

  

  臺灣赤色救援會成立后,簡吉把原臺灣農民組合嘉義支部編入赤色救援會,組織農民群眾參加赤色救援會的抗日斗爭。

  簡吉還創了臺灣赤色救援會機關報《真理》,撰寫抗日文章,秘密印刷分發。在自身安全面臨危險的情況下,簡吉在《真理》報上發表文章,強烈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表達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人民命運的關切,號召臺灣工農群眾與日本帝國主義開展生死搏博斗,支持祖國大陸人民抗戰。

  在簡吉領導下,臺灣赤色救援會團結了許多臺灣農民、工人,堅持開展抗日運動,秘密救援了許多被捕的臺灣共產黨黨員和抗日團體成員及家屬。

  1931年12月,日本秘密警察以臺灣赤色救援會機關報《真理》為線索,對臺共組織進行大追捕,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和臺灣赤色救援會被迫解散。簡吉作為臺灣共產黨中央委員、臺灣赤色救援會主要負責人被捕入獄,被判刑10年,直到1941年才出獄。

  4、與國民黨斗爭的歲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在臺灣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由于擁有臺灣農民組合的深厚基礎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簡吉被推選為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高雄分團副主任,主要任務是維護社會治安,防止偷竊,保護農民耕牛,防止各地米糧被無故運出,遏止日本人破壞行為等。

  在抓好三青團工作的同時,簡吉仍然心系廣大臺灣農民,千方百計保護他們生產的稻米免于被強征,經常帶著被毆打致傷的農民打官司,為農民伸張正義。

  1946年初,簡吉出任桃園農田水利協會理事,參加組建臺灣革命先烈遺族救援委員會,擔任常務委員和總干事,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受難者家屬提供救助,包括“獎助先烈子弟升學,指導先烈遺族或革命志士就職就業,協助建立生活基礎,救濟非常災害,輔助必須之生活等”。

  在簡吉的推動下,救援委員會在新竹設立了忠烈祠,祭拜英勇犧牲的抗日志士,使抗日英烈有所奉祀,抗日事跡有所傳述。

  這時,國民黨對臺灣社會的嚴密監控進一步加強,對臺灣共產黨的防范進一步采取高壓措施。1946年8月3日,國民黨保密局呈報,三民主義青年團高雄分團為“奸偽份子”簡吉、盧新發等所把持。

  中共臺灣省工委成立后,非常重視農民工作,也非常重視早期臺灣農民運動的風云人物簡吉。1946年9月,臺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聯系上簡吉,安排臺灣省工委委員兼武裝工作部部長張志忠與簡吉見面,簡吉從此開始新的革命征程,全力開展地下工作。

  根據臺灣省工委部署,簡吉在家鄉高雄深入開展農民運動,團結組織臺灣農民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簡吉還配合張志忠在嘉義、臺南等地開展群眾運動,建立地下黨直接掌握的力量。

  1947年二二八起義時,簡吉協助張志忠在嘉義組建臺灣自治聯軍并擔任政委,負責指揮云嘉南地區的武裝斗爭。

  二二八起義失敗后,1947年6月,根據中共臺灣省工委指示,簡吉前往臺灣農民運動大本營新竹地區,開展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工作。他與張志忠輾轉臺灣各地,拓展黨的工作,在新竹、桃園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大力開展武裝斗爭。1947年冬,經張志忠介紹,簡吉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了新成立的中共桃園地區工委書記。

  

  1949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緊鞏固組織,發展群眾工作,進行統戰工作”的指示,中共臺灣省工委發出《怎樣做支部工作》《職工運動提要》《學生運動》《鄉鎮工作》《關于高山族工作》《怎樣做敵軍工作》等文件材料。由于開展臺灣少數民族工作的急迫需要,簡吉被指定籌備成立中共臺灣省工委山地工作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1949年2月,簡吉調往臺北工作,受臺灣省工委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

  1949年9月,經過八個月的緊張籌備,中共臺灣省工委山地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簡吉出任書記,負責策劃工作方向和重要方針,開展少數民族工作。

  簡吉認為,開展臺灣少數民族工作,就要結合山地民眾成立山地組織,建立武裝基地,但山地民眾的文化、民族性、經濟特性與平地漢人不同,因此必須從山地民眾利益和立場出發,為他們思考未來的出路。

  為此,他制定了開展臺灣少數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針:

  “幫助臺灣少數民族發揚高度民族自覺性,促進他們自己起來管理自己,挽救自己民族的危機一臺灣少數民族人口的逐漸減少,便是這個危機的趨勢。因此,在政治上要促進高山族自覺,加強各族之間大團結,發起自治自衛運動。”

  根據這一工作方針,簡吉積極團結爭取臺灣少數民族鄉村頭目、部落酋長、知識分子及公務人員,爭取他們對中國共產黨政治主張包括少數民族政策的認同和支持,并教育吸收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

  5、英勇就義

  1949年11月,簡吉推動成立了蓬萊族解放委員會,建立了蓬萊族民主自治聯軍。與此同時,簡吉還大力開展少數民族青年知識分子啟蒙工作,積極接觸年輕知識分子和學生,組織成立了蓬萊民族自救斗爭青年同盟,鼓勵青年學生“基于住民必須覺醒并主動參與塑造族群命運的認知和使命感,尋求高山民族的自覺自治自衛等目標”。其間,簡吉還發展了一批黨員。

  在此基礎上,為有利于隱蔽和長遠發展,簡吉和山地工作委員會著手建立山地游擊武裝組織,開辟了草屯、南投、竹山、國勝、干溪、雙冬等游擊基地。同時,他們利用山高林密的自然條件,把阿里山變成得天獨厚的隱蔽基地。

  從1949年下半年起,一些被國民黨特務追緝而轉移的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陸續輾轉來到阿里山避難,但這很快引起國民黨特務的密切關注,山地工作委員會成為國民黨重點偵辦的對象。

  1950年4月,簡吉在臺北遭國民黨特務逮捕。在獄中,簡吉經歷了近10個月的嚴酷拷打和痛苦折磨,但他始終堅守立場,拒不投降。1951年1月8日,簡吉被判處死刑。

  國民黨“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安澄字第0209號判決書”,指控簡吉“意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而著手實行,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

  判決理由一節,歷數了簡吉的所謂“罪狀”:

  “被告簡吉于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參加中共,先后受老吳(張志忠)、蔡孝乾領導,曾介紹林元枝等六人加入中共。至三十八年(1949年)中共建立山地工作委員會任該會負責人,領導陳顯富…等訂定對高山族重要策略,鼓勵民族自決,推動自治自衛,團結各族為中共解放努力…并將蔡孝乾交陳顯富帶往阿里山藏匿”。

  1951年3月7日,簡吉在臺北馬場町英勇就義。

  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組織開展臺灣農民運動,參加左翼反日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到臺灣光復后參加二二八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臺灣少數民族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簡吉的革命生涯貫穿了臺灣人民艱辛的革命斗爭史。

  簡吉非凡的組織能力和大無畏的革命膽識,彰顯了他愛國愛鄉的深沉情懷,彰顯了他頑強不屈、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簡吉是臺灣農民運動的杰出領袖,是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斗士,是爭取實現臺灣人民解放的英勇戰士,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他的革命事跡將被世人永遠銘記!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棠棣說史
棠棣說史
一個旨在梳理呈現的歷史愛好者
1666文章數 395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中山市| 曲阳县| 综艺| 武川县| 罗定市| 印江| 佛山市| 巴彦淖尔市| 凤山市| 濮阳县| 南木林县| 夏邑县| 南江县| 元氏县| 友谊县| 麻城市| 金川县| 云林县| 大兴区| 东港市| 资溪县| 仁化县| 桑植县| 安义县| 县级市| 辉县市| 阿拉尔市| 健康| 车致| 措勤县| 东乡族自治县| 瓦房店市| 资溪县| 铁岭县| 密云县| 定西市| 嘉黎县| 宜宾县| 湖南省|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