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老板娘能用十幾種國家的語言介紹產品,但其實她只會普通話,憑著借助AI語言工具,足不出戶暢聊地球村;一句中文“倒車請注意”在美國魔性傳播,成為出海營銷經典案例,把原本五六千元人民幣的三蹦子賣到五六千美元,還一車難求……
近日,全球貿易通集團董事長、浙江民建企業家協會出海專委會副主任陳建旭將上述案例帶到了一場杭甬企業出海的研討會上,就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企業如何破局出海,如何布局新興市場進行了分享。
此外,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理論經濟學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張少龍就“民營企業如何健康出海”發表了主題演講。
這場由浙江省民建企業家協會、德國聯邦德中協會、杭州寧波經濟建設進促會(北侖分會)主辦的“聚智合力 攜手破局”——2025杭甬共創出海研討會昨天吸引了來自政府、中外企業、商協會等代表近百人參會,在全球貿易格局深刻變革,企業國際化發展遭遇嚴峻考驗的當下,會議聚焦企業出海現狀、研判未來趨勢、共議出海策略。
本次研討會也是正在籌建的“杭甬共創協作聯盟”發起的首場“智力風暴”。杭甬共創協作聯盟由杭州寧波經促會北侖分會、寧波北侖區工商聯提議,旨在凝聚杭甬兩地企業,在區域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共同應對全球經濟變局,目前兩地已有50多家企業意向加入。
聯盟提議單位、杭州寧波經促會北侖分會副會長謝昊翔介紹,杭甬同屬長三角核心城市,兩地企業也各具特色,經濟互補性強,但目前也面臨著拓展海外市場的共性困境。聯盟的成立,正是要打破地域界限,通過“融智、融人、融技、融貿”,實現兩地人才鏈、技術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打造“1+1>2”的共創生態。
據悉,未來“杭甬共創協作聯盟”將聚焦資源整合,建立人才共享庫、技術合作池,推動兩地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的精準對接;創新生態,圍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綠色貿易等新質生產力方向,培育跨區域創新聯合體;搭建法律、政策、市場信息共享、海外資源對接等平臺,助力企業抱團開拓國際市場;通過企業家沙龍、產學研論壇等深化兩地工商界的理念共識與合作信任。
“簡單來說,就是抱團取暖。”聯盟支持單位負責人、德國聯邦德中協會副主席暨浙江聯絡處首席代表吳旭東表示,聯盟的成立意在為兩地企業架起橋梁,實現人才、技術、產業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此次研討會是聯盟籌建過程中的首次活動,為杭甬企業出海提供了不少樣本和思路。未來,聯盟將長期、定期進行“杭甬創新周”“雙城產業對接會”等品牌活動,并計劃下半年舉辦中德青年人才交流大會,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讓兩地的協作從“紙面”真正走向“地面”。
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沈曉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