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鐵十局一公司承建的
西渝高鐵石獅村隧道貫通
標志著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一標
隧道工程全部貫通
為西渝高鐵通車運營
奠定堅實基礎
中鐵十局承建的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一標位于四川省廣安市、重慶合川區境內,線路全長28.1公里,主要工程包括:橋梁24座共13.849公里,隧道9座共8.63公里,路基5.59公里,具有橋隧占比高、不良地質發育、特殊孔跨橋梁多、路基工點分散、環境保護壓力大等特點。
此次貫通的石獅村隧道位于廣安華鎣市境內,隧道全長854米,為單洞雙線隧道,隧道穿越的山體地質條件復雜,洞身分布泥巖、砂巖、泥巖夾砂巖,山體覆蓋最淺處僅約17米,最深覆蓋達到112米,為標段重點控制性工程。
隧道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結合9座隧道不同實際復雜地質情況,組建專業技術攻堅小組,反復研究隧道施工工藝和工序,不斷優化施工方案,搶抓關鍵節點工期,對人、材、機等生產要素提前籌劃、合理調配,確保隧道施工高質量按時完成。
創新應用隧道施工新技術
面對地質條件復雜,危巖落石、巖堆等嚴峻挑戰,項目團隊廣泛應用超前地質預報,三維激光掃描、大型機械化配套施工、新型支護體系等先進技術和工藝,在保障施工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采用36米全幅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施工仰拱初支,全弧模板液壓棧橋施工仰拱襯砌,降低了仰拱與其他工序交叉施工影響,液壓棧橋可同時進行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改進傳統單一棧橋施工中頻繁人工機械配合移動的不足,確保施工過程安全、高效。
隧道襯砌采用智能數字化襯砌臺車施工。通過配備可翻轉鋼端模+可視化堵頭模板、壓力式傳感器、環向軟搭接、帶模注漿、信息化澆筑系統等一系列設施,提高襯砌混凝土澆筑及外觀質量。澆筑時采用自動布料系統,臺車頂部設置自動布料小車,通過小車位移+管路旋轉實現各窗口分層、逐窗澆筑,每板澆筑時長縮短約1小時。
引進徠卡MS60全站掃描儀三維掃描點云系統,對隧道開挖、初支、二襯施工斷面進行點云3D建模數據分析,對開挖、初支、二襯限界,初支平整度、二襯澆筑方量計算形成數據分析,提高數據測量與計算精確度,節省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測量時間。
“黨建+安全生產”深度融合
項目部緊密圍繞鐵路建設項目安全穿透式管理的核心目標,深入實踐“黨建+安全生產”融合管理模式。
為確保安全責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成立了由項目主要領導擔任組長、關鍵崗位黨員骨干組成的“安全穿透式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穿透式安全管理體系的日常管理、資源協調與監督考核。同時,積極響應網格化安全管理要求,將施工現場全域科學劃分為若干“安全網格單元”,并設立“黨員安全生產責任區”,實現“網格”與“責任區”的有機疊加與雙重覆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顯著提升了高風險作業安全管控水平,為項目高質量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目前,西渝高鐵項目已轉入路基、橋梁、隧道附屬施工,項目部將繼續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快執行、強落實”的項目管理理念,超前謀劃、精心組織,遵循“科學規劃、技術支撐、均衡推進、安全可靠”的總體思路,打造“精品、智能、綠色、人文”鐵路工程。
西渝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京昆通道與包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車后將實現廣安至重慶20分鐘直達,并與成渝、鄭渝、西十等多條高鐵線路銜接,構建起中西部地區4小時經濟圈,帶動沿線旅游收入增長,有力助推川渝雙城經濟圈深度融合發展。(中鐵十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