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期待每一個共鳴的你,關注、評論,為學、交友!
1947年7月,美國派出以魏德邁為團長的使團,訪問中國,為美國政府是否援蔣收集決策依據。
根據使團的任務,組成了一個由軍事、政治、經濟、財政及新聞各方面專家組成的班子,人員多經魏德邁親自挑選或同意,并有詳細分工。
這些任務中還特別提到,要分析研究國民黨政府如失去東北的資源可能對中國產生的影響,而這些資源如納入蘇聯經濟,可能對蘇聯作出的貢獻。魏德邁使團對中國各個領域調查之廣、之深,充分說明他確實準備要為這艘正在下沉的船更換船殼和管理班子。另外,也可以看出,美國擔心國民黨守不住東北,因而把這一地區作專題研究。
1、魏德邁的報告
魏氏一行于7月22日抵華,8月24日離去,一個月之內到了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漢口、青島、濟南、沈陽、撫順、臺灣等地,分頭進行了繁忙緊張的活動,自稱接觸了政府內外廣泛的各階層人士。但是事實上并沒有發現什么新情況,只不過為美國早已了解到的基本情況多找到一些旁證材料。
所以,在來華兩星期之后,魏德邁就說,其實情況到處都是一樣,只是為了“心理上”的原因才繼續多跑幾個地方。
魏來華后寫回去的報告都是說中國情況惡化,人人爭談情況有多壞,卻拿不出辦法來。
他感到:
“中國國民黨人在精神上已瓦解…國民黨士兵…根本不愿打仗。他們的反應越來越冷漠而無效能”。而“另一方面,我們收到的報告說明共產黨的隊伍精神極佳,…他們的領導人,或者還有許多普通成員似乎都相信他們的事業”。
他還提出一個論點:現在國民黨人所持的哲學與珍珠港事件之后差不多:那時他們認為反正美國與盟國非打敗日本不可,因此自己在抗戰中可以少出力。現在,又故伎重演,認為美國已下決心反蘇反共,就可依賴美援而自己少出力,以便保存實力鞏固“反動派”的地位。因此,美國“應警惕中國人的這種陰謀,而要逼他們對目前的全球斗爭作出現實的貢獻”。
他所謂的“全球斗爭”是,“推遲和制止蘇聯侵略,然后再通過政治、經濟和心理的手段,和平地滲入屬于蘇聯軌道之內的地區”。
這說明美國的確已進一步把戰略利益與蔣政權的存亡聯系在一起,這一觀點與蔣介石的一貫宣傳相吻合。所不同者,美方怪蔣不爭氣,不得力;蔣方怪美支持不夠。
除此之外,魏德邁還得出一個具體結論,就是肯定蔣介石一定守不住東北,認為必須勸蔣放棄東北守華北,又重新提出東北“托管”方案。這也不是新思想,而是魏自日本投降以來的一貫主張。
所以,這個使團確實收集了大量的、極為詳盡的材料和數據,但是并沒有什么新發現,只是進一步證實了蔣介石政權正在各方面走向敗亡。
2、魏德邁的揭短行動
根據所調查到的情況,魏德邁的方針是對蔣“輸血”和“鞭策”并用。他自認為有雙重任務:“說服中國人,他們必須證明美國援助不會白費;說服華盛頓,這一援助一定得給。”
但是對后一點,他奉命在中國不能作出承諾,只能回華盛頓去談。于是在中國期間他主要在前一點上下功夫。
8月22日,魏德邁應邀在“國府委員會”和政府全體部長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事先,蔣介石當面請他“坦率”地講,“有什么說什么”,同時,又托司徒雷登向魏打招呼,要魏不要過多指責政府。
司徒雷登予以婉拒,相反,鼓勵魏利用他的獨特的地位,盡量多指出國民黨的弊病,認為這樣或許能產生“休克”刺激的效果。于是,魏德邁以施主的姿態,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在國民黨要員云集的會上,大訓了一通話,歷數其軍隊、政府、經濟生活等各方面的弊端:貪污腐化、秘密警察橫行、濫捕濫殺、濫用刑罰,等等。指責國民黨失去人心而助長了共產黨的勢力。
魏還說,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精神資源破了產”。他告訴在座的國民黨人在每一方面應該如何改革,并號召他們“奮起,作任何犧牲,必要時生命也在犧牲之列”。
一個外國政府的使者在一國政府最高會議上采取這樣痛揭其短的做法,在外交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的,這使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大員們面子上實在過不去。據說,考試院長戴季陶會后竟哭了。國府委員會曾建議委員一律不到機場送行。但是這一建議為蔣介石所否決,最后國民黨要員還是都到了機場,蔣介石還派吳鼎昌代表其本人到場送行。
8月24日,魏德邁發表離華聲明,除了要中共放棄“用武力強使人接受他們的思想”外,主要批評國民黨“麻木、怠惰”,“卑怯的失敗主義”,政府中“大多數人”“貪婪、無能,或二者兼而有之”,應該予以撤職。
聲明的結論是:“中央政府必須立即施行徹底的、深遠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必須承認徒有軍事力量不能消滅共產主義。”
國民黨方面對這樣一項聲明當然十分不快。特別是聲明公開提出,中國的恢復“有待于令人振奮的領導”,引起蔣介石的敏感,他在魏德邁離華的次日即召見司徒雷登的秘書傅涇波,詳細詢問魏德邁使華的背景,探聽美國是否有意逼他退休或用其他辦法要他去職。另外還有一件事也足以說明當時美國人的氣焰。
魏德邁臨行前夕,在司徒雷登官邸宴請蔣介石夫婦及張群夫婦,中方客人都已表示接受。但當天下午蔣介石通知魏,因身體不適,不出席,不過宋美齡將欣然赴宴。
魏德邁竟臨時將宴會取消了。而宋美齡專為此事從牯嶺來南京,宴會決定取消時已經上路了。張群作為行政院長,竟遭如此蔑視,也感到大受侮辱。他事后向傅涇波抱怨說,美國“看來是以過去的殖民地或屬國臣民來對待中國”。
當然,蔣介石集團最大的不快還是在于魏德邁并沒有立即允諾給予大量援助。由于魏德邁必須遵守在華期間不作承諾的訓令,蔣方也就無從知道他已下決心回美國向政府建議給予積極援助。魏本人后來說,他原以為他回國后不久,他的報告就會發表,才決定在華期間公開批評國民黨的,早知道他的報告會被馬歇爾壓下,他就不會這樣做了。總之,魏氏原來打算先打棍子再給糖吃,而打了一通棍子之后,糖卻不能馬上到口,致使國民黨方面大為失望。
7月間美國公布魏氏之行的決定之后,國民黨官方一片歡迎之聲。外交部長王世杰、國民黨秘書長吳鐵城都正式發表聲明;官方報紙作為頭版新聞,并紛紛發表社論、文章。
他們都把魏德邁當作救命稻草,相信隨之而來的將是大量美國經濟和軍事援助。“中央社”認為這是馬歇爾使華之后美國與南京之間最重要的事件。有的報紙甚至猜測美國將把中國包括在“馬歇爾計劃”之內。
到魏氏一行離去時,官方調子就有些不同,開始有反對聲音。張群也公開表示了一些不滿的意見,但也只限于說魏德邁等聽取意見不普遍,會見的人多系不滿政府人士而不愿多聽政府方面意見,并稱,魏氏所要求的改革已在實行,等等。畢竟,蔣介石必須依靠美援,而且仍抱有很大希望,因此,種種屈辱和不快也只能吞下。
他親自發出指示,要新聞界對魏氏離華聲明的批評加以控制。他還規定了對魏氏在國府委員會上講話(當時未正式公布)的表態口徑。
3、駐華人員的方案
魏德邁在華期間要求美國駐華人員就美國對華下一步怎么辦出謀獻策。當時駐華人員中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意見:
(1)美國停止援蔣——駐北平總領事柯樂博持此主張。
他認為中國目前的革命是太平天國以來農民反對舊王朝的革命的繼續,只不過這一次是共產黨領導而已。他說:“目前的革命就算是共產黨領導,仍然是中國的革命,而美國是主張各國人民有權決定自己政府的形式的。”
他建議由聯合國出面調停,凍結現狀,這樣美國可以主動一些,還有一次機會制止內戰而不是幫助內戰。
(2)要么大力助蔣守住東北,要么完全撤出——過去曾任“美軍延安觀察組”組長的包瑞德持此意見。
他建議美國助蔣再作一次最后努力不放棄東北。要國民黨派得力將領如范漢杰、傅作義或孫立人到東北去指揮作戰。要國民黨加緊嚴格征兵,動用空軍力量,美國再為其緊急大量運送武器。他認為美國如果做不到這點,就不如干脆撤出中國,因為“一個切去了自黑龍江至黃河的大片土地的孱弱的中國”不論是作為經濟活動的地盤,或是作為對蘇緩沖地區,對美國說來都沒有用。
(3)主張美國援蔣以經濟取勝——商務官員卡爾德持此意見。
他認為全部問題的大前提是美蘇爭奪,而國民黨在這場爭奪中不可能從軍事上戰勝共產黨,美國可以從經濟上幫助它取勝。美國應使用“肥料-糧食閃電戰”的戰略,以期迅速改善蔣管區人民的生活。同時給蔣政府道義上、技術上的支持,并伴以由美國嚴格控制的貸款。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把將近5億美元的已經流到外國的中國私人資金吸引回來。他不贊成美國給中國巨額貸款,認為中國的百萬富翁自己不愿冒風險為自己國家投資作貢獻,卻慫恿其政府要求美國進出口銀行立即貸款,對這種無理要求應不予理睬。
(4)主張以國民黨厲行改革為條件的“有條件援助”——這是占主流的意見,過去美國駐華使館已提出過這一方案。
作為魏德邁使團政治顧問的國務院人員石博思又提出了一份萬言書,全面分析中國各方面的局勢。他的前提與柯樂博的相同,認為目前中國的革命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繼續,只是由共產黨領導而已,其根源是農民的苦難,首先是內部問題。
但是他的結論與柯樂博不同,因為多了一個蘇聯的因素。
其邏輯是:
如果不是中共與蘇聯的關系,“美國正當的做法本應是完全撤出中國,讓中國人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現在不能坐視中共得勢,因為這樣就是蘇聯得勢。“在中國建立由中共統治的政府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因此結論是:美國的政策“應在可能與實際的范圍內轉向阻止中國出現足以使共產黨控制全中國的局勢”。
具體辦法是援助國民黨,前提是它實行美國所要求的改革。他還擬定了十二項要求國民黨實行的具體改革措施。該建議書強調這些改革是先決條件,如蔣不實行,就不給援助,美國應該準備從這樣的前提出發,就是“委員長并不是對美在華目標必不可少的”,也許混亂狀況拖一個時期,在這期間可能出現共產黨以外的中間力量,美國應及時給予援助。
直到那時為止,馬歇爾等人所設想的物色“自由派”掌權,前提都是在蔣介石領導之下。這份意見書中首先提出了為了實現美國在華目標也可考慮踢開蔣介石的想法。事實上,在這以后,這一思想一直存在于國務院的對華政策制定人心目中,越到后期,特別是蔣退居臺灣之后越強烈,只是始終未能實現。
4、魏德邁的報告
魏德邁最后于9月19日向杜魯門提出一份詳細的報告,并附有篇幅冗長的有關中國政治、經濟、財政、社會、文化和軍事的詳細情況的附件。
事先魏德邁向具體起草該報告的使團成員交代了其兩點主要意圖:
(1)建議美國政府給國民政府以道義鼓勵和物質援助,并且派強有力人物進行監督,像對希臘一樣;
(2)建議東北地區由五國共管,如果蘇聯拒絕,就由聯合國托管,但這一建議要由中國自己提出。最后提出的報告雖長,其結論的實質內容就是這兩方面。報告開宗明義點出,總的考慮是對付蘇聯。也正是在同蘇聯爭奪的意義上,中國對美國有戰略重要性。
鑒于國民黨的“反動領導”,“高壓和腐敗”,“最后有建立起一個共產黨控制的中國的可能”。結論是美國“不插手”政策已成過去,應該在現有的軍事顧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援蔣規模。這一報告就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提出援蔣的設想和方案,其中軍事援助的方案最具體,包括擴大軍事顧問的職責范圍以及各種裝備等。
但是,報告人深知,如果美國“不顧及中國現存有一個不受人民歡迎并壓迫人民的政府,則其任何援助必將無效,更有甚者,美國在遠東的威望亦將受到嚴重損害”。
為補救這種情況,報告提出,美援要以國民黨徹底的政治和經濟改革為條件,必須由美國在各有關部門派代表嚴格監督下實行,并且由中國政府將請求美國援助事向聯合國備案。
魏德邁報告提出的援蔣方案大部分即美國政府以后實行的政策,未被采納的就是向聯合國備案和關于東北托管的建議。
5、割裂東北的方案
魏德邁報告中一項有爭議的建議就是關于把中國的東北割裂出去。
其形式是:
中國請求聯合國立即設法促成中國東北戰事的停止,并請求將中國東北置于五國監護制度之下,如不成,則按照聯合國憲章置于托管制度之下。
這一方案本是魏德邁在日本剛一投降時的主張,為蔣所拒絕,馬歇爾也不同意。后來美國政府決定采取大力助蔣運兵搶占東北的政策。如今,眼看國民黨在東北的統治岌岌可危,魏又提出這一主張。他當時對東北局勢發展的估計是:中共不久可能控制這一地區,宣布成立政府,然后可能出現與外蒙古相類似的“蘇聯仆從政權”,最后“發展成為一個共產黨統治的中國”。托管方案是為制止這種情況的出現而提出,并且“一定要由中國政府主動發起”。
魏德邁的報告一提出,以馬歇爾為首的國務院人士即認為其中要聯合國干預中國事務,特別是東北托管的建議如透露出去將引起對美不利的影響,適足以假蘇聯以插手的機會,并使正在出席聯大的美國代表團處境尷尬。另外,美國如何進一步援蔣的問題此時正在討論中,尚未最后決定。
馬要求魏刪去報告中這兩方面內容再公布,為魏拒絕。于是,在馬歇爾建議下,杜魯門下令將此報告作為絕密件處理,原定向報界發表內容摘要,以及魏德邁談訪華之行的廣播節目都被取消了。
甚至在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中傳閱的抄件都刪去了有關東北托管的建議。魏德邁及其使團成員奉命對報告內容守口如瓶。根據這一精神,魏德邁也婉拒了國民黨政府要他在“雙十節”集會上講話的邀請。這一報告直到1949年國務院公布《白皮書》時才公布。
馬歇爾把報告壓下一事后來也成為援蔣集團攻擊的一個題目。魏德邁后來在回憶錄中抱怨國務院對他的報告給予冷遇,并說他后悔當時沒有辭職而公開發表不同的意見。
其實,美國國務院對中國東北托管的意見確曾認真研究。一個月之后,即10月中旬,國務院“特別政治事務司”就提出了一份題為“關于滿洲(中國東北)監護或托管的聯合國方面”的文件,主要是研究聯合國憲章哪些條款可以利用來為此目的服務,并列舉了聯大判決、安理會行動、托管和地區性安排等幾種方案,但是研究結果在實際上都行不通:
如果聯大判決國民黨不能有效地統治東北,合乎邏輯的是“聯大”應支持與此相對抗的力量,而那個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大國共管,蘇聯不會同意,如硬排斥蘇聯,即使英、法、中同意,美國責任太大,會引起美蘇直接沖突,也會引起多數東北人反抗;由聯合國托管,國民黨政府大約不肯主動提出,因為這等于放棄主權,即使能通過,聯合國本身不可能應付這樣大規模的行政責任,還是得通過某一國政府去管,如聯合國要為此通過龐大的預算,等于美國要出一大筆額外費用。于是一切政治、行政、經濟負擔實際上都在美國身上。
因此,該文件的結論是,通過聯合國的設想完全不切實際。歸根結底,問題還是美國準備為幫助國民黨政府保住東北出多少軍力、物力。這樣,魏德邁割裂東北的建議由于無法實行而被擱置起來。有意思的是,到1949年時,美國對臺灣又提出各種與此相類似的方案,重新考慮一遍,也因差不多同樣的原因未能行得通。
而這些都是在“維護和尊重中國領土主權”的名義下進行的。
后來,魏德邁的報告公布之后,李普曼對之有一段一針見血的評論:
不論魏德邁將軍自己是否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他所建議的“解決辦法”就是過去通常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滅亡的那種辦法——先將這個國家瓜分,然后由外國去統治那肢解了的各個部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