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我們報志愿主要有三種方法:一種叫線差法,一種叫位次法,一種叫等位分法。
首先,我們先說線差法。線差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我今年模擬考試,高出了我們學校劃的一本線40分。那么我怎么把今年的分兒換成去年的分兒呢?
那我就去找去年的一本線或者前年的一本線,然后把這40分加到去年或者前年的一本線上。比如說,我今年模擬考試高出我們學校劃的一本線40分,去年的一本線是520分,那我520加40等于560分,這就是把我模擬考試的分換成了去年的分。
所以,你可以在高考之前用這個分數模擬報志愿。但是你高考出分之后,一旦出現了準確的位次,你千萬不能用線差法報志愿,這個東西只能在高考之前練手用,這叫線差法,很簡單。
第二種方法叫位次法。位次法在高考之后就可以用了。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每一年高考結束后,孩子們都有一個位次。比如說你考了560分,在河南省排到58000位,你拿58000這個位次去對比往年過去三年每個大學、每個專業的最低錄取位次,來判斷你孩子能不能考上。
比如說你考了58000位,你去報一個學校,這個學校的錄取位次在58500位,那你只比它高了500位,對吧?這點位次看似不少,但實際上不多,為啥呢?
因為同分人數多。河南省58000位這個位次,是560分這個位次,考560分的孩子可能有1200名。看似高500位,實際上你只比考561分的孩子高一分,因為考561分的孩子可能也有1200人。所以你比它高500位,事實上只高一分,你報這個學校穩不穩呢?不穩。所以位次法一定要結合同分人數,不結合同分人數,你是沒法去對比的。
那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更好的方法,我覺得最常用,也是我在直播間一直教大家的,就是等位分。等位分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直接比分數,但是很多家長也知道這個道理,今年的分兒怎么能換成去年的分兒呢?不等于去年的分兒,那我們就用位次來換。
比如說你560分是58000位,這是今年排到58000位,去年的5000位可能考549分,那就等于你今年考了560分,就等于去年的549分。你拿549分去對比各個學校2024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你就明確地能知道自己比它高幾分了。
那你心里頭最起碼有譜,把今年的位次拿到去年的、前年的、大前年的一分一段表上,然后找到和這個位次相同的分數,直接拿去年、前年、大前年的分去對比各個大學的最低錄取分,你就用這個報就行了,沒有問題。它是有一定技巧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