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方面放出風聲,說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計劃訪問中國。對此,澳大利亞就有聲音表示,這是個好消息,代表著中澳關系將重回正軌。如果中澳關系重回正軌,那對于澳大利亞經濟發展確實大有幫助。
為什么?因為中國市場非常大,并且中澳經貿結構呈現出高度的互補性。中國的工業需要進口大量鐵礦石,咱們國家14億人也有著很高的肉類需求,而澳大利亞正是以鐵礦、牛羊肉類出口而聞名。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阿爾巴尼斯的訪華還沒確定,就宣稱要收回中國在澳大利亞租賃的達爾文港。澳大利亞的出爾反爾背后,有著怎樣的目的?
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率領澳大利亞工黨贏得選舉勝利,從莫里森手里接過國家權力,一改莫里森政府親美“反華”的對外政策,更加注重澳大利亞自身的利益。
風云忽變色,選票大于天?
2023年11月,阿爾巴尼斯就職后首次訪華,開始了中澳關系的破冰,這是自2016年以來澳大利亞總理的首次訪華,釋放了澳大利亞想要改善中澳關系的信號。
畢竟,中國可是澳洲最大的金主爸爸,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2190億澳元,澳洲牛肉、鐵礦石、葡萄酒全指著中國市場續命,但就在這"破冰"氛圍中,一樁陳年舊案突然被翻出來。
中國嵐橋集團投資的達爾文港,可能要被澳政府強行收回,一邊求著中國來投資,一邊背后捅刀子,澳洲這波操作堪稱"商業鬼才"。
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廣闊,但因為洋流和地理的關系,西部一大片區域都是沙漠和山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屬于是實打實的“地廣人稀”。
可澳洲西部人少并不代表著西部窮,相反,就像澳洲西部的布羅肯希爾,人口只有不到3萬,人均收入卻直逼歐美一線城市。
在今年澳大利亞大選期間,不論是工黨還是聯盟黨,都宣稱要從中國企業手里收回達爾文港經營權。
對華強硬成了美西方政黨爭取選民支持的慣用策略,阿爾巴尼斯同樣向澳選民做出了這一許諾。畢竟美西方政客們的個人情緒總要讓位于本國民眾的情緒,這些政客總要撿民眾愛聽的話說。
由此也能看出,美西方長期在國內民眾的腦子里培植、挑撥“仇華情緒”。
阿爾巴尼斯近期表示,考慮收回達爾文港,澳大利亞政府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制定一項處理達爾文港的計劃。“我們將為此進行談判,到目前為止,已經通過潛在買家進行了非正式談判。”阿爾巴尼斯表示。
毀約背信義,山姆在招手?
阿爾巴尼斯最近就公開表態了,說政府正琢磨著怎么把達爾文港這事兒給“解決”了,甚至已經有潛在買家在進行非正式的接觸和談判。這話他說得倒是輕飄飄,可對當初白紙黑字簽了合同,并且投入了巨額資金的中國企業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生意不是這么做的吧?你當年揭不開鍋的時候,我雪中送炭,幫你把爛攤子收拾利索了。現在你緩過氣兒來了,看見肉骨頭了,就想一腳把我踹開?這在道義上,怎么也說不過去啊!
更何況,你一邊計劃著要來中國訪問,想跟我們加強貿易,多賣點礦產、牛羊肉。一邊又盤算著怎么捅我們一刀,損害中方的核心利益。這種操作,換誰心里能舒坦?這生意還怎么談?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你連最基本的契約精神都不要了,以后誰還敢放心地在澳大利亞投資?誰還敢跟你做長遠買賣?這不明擺著是“過河拆橋”嘛!
我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對此也是反應神速。在48小時內,接連三次發出嚴厲警告,話說得很重,也很有分量。
肖大使直截了當地說:“港口虧損時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時將其收回,這在道義上是欠妥的。”他敦促澳方要客觀看待達爾文港項目,認真履行合同,給中國企業一個公平、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這話挑明了,就是提醒澳洲方面,別揣著明白裝糊涂,玩這種小動作,后果自負。
那么,澳洲為啥非要頂著這么大壓力,冒著關系再次鬧僵的風險,也要打達爾文港的主意呢?這里頭,少不了美國老大哥的影子。
有消息透露,美國一家名叫瑟伯勒斯資本管理公司的頂級私人投資機構,已經盯上了達爾文港,準備遞交收購方案。更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斯蒂芬·范伯格,今年3月剛被任命為美國國防部的副部長。這下子,線索就連起來了。
感情澳洲這番折騰,背后還是山姆大叔在“運籌帷幄”。美國這些年,在港口、航運領域對中國的圍堵就沒消停過,澳大利亞作為它在亞太地區的“馬前卒”,自然要亦步亦趨。
夾縫中搖擺,澳洲路何方?
說到底,澳大利亞就像一個夾在兩個巨人中間的“小兄弟”,既想從中國的經濟快車上撈點實惠,又不敢得罪軍事和政治上的老大哥美國。這種左右為難的境地,決定了它的對外政策常常像鐘擺一樣搖來擺去。
阿爾巴尼斯想改善對華關系,發展經濟,這思路沒錯。但他又受到國內政治生態和美國壓力的雙重掣肘,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初衷,甚至損害自身長遠利益的蠢事。
其實,澳大利亞完全有更聰明的活法。中國市場這么大,兩國經濟互補性又這么強,鐵礦石、農產品,都是我們稀缺的。踏踏實實做生意,互利共贏,對澳大利亞來說,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非要跟著美國在南海、臺海問題上指手畫腳,甚至不惜血本去搗鼓什么核潛艇,妄圖幫美國“看家護院”,這對澳大利亞自身的安全和發展,能有什么實質性的好處呢?就憑澳洲那點家底,真要在軍事上跟中國掰手腕,那不就是雞蛋碰石頭嗎?有那閑錢和精力,不如多想想怎么改善民生,怎么提升本國產業的競爭力。
結語
所以啊,阿爾巴尼斯總理這次訪華,即便真能成行,恐怕也得先把達爾文港這個“燙手山芋”給處理妥當了。如果澳大利亞不能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和契約精神,不能真正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獨立自主地制定對華政策,那么中澳關系的回暖之路,注定是磕磕絆絆,道阻且長。
我們也別一廂情愿,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國際關系這盤棋,靠的是實力,講的是信譽,玩虛的,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