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雙方進行了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的溝通,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9:00,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該聯合聲明是雙方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邁出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顯然,在經過一輪激烈的關稅博弈后,中美經貿高層在日內瓦達成了重要共識。然而,此次中美談判結束后不久,美方就試圖再度對中國商品加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舉行公開聽證會,準備對岸橋(STS)起重機征收高達100%的關稅,并對包括集裝箱、底盤及底盤零部件在內的多種貨物裝卸設備,征收20%至100%的關稅,理由是要讓造船業回歸到美國本土。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毫無疑問,這兩項法案都是針對中國的,特朗普政府此舉無疑是想要讓造船業重新回到美國的懷抱,但話回來,特朗普這個計劃能實現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事實上,就在美國政府提出這兩項法案時,便立即遭到了美國業內相關人士的反對。美國港務局協會的負責人加里·戴維斯就在聽證會上直言不諱的表示,美國沒有生產STS起重機的生產商,至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來就沒有,如果美國硬要讓起重機在本地生產,那么首先應該是通過稅收抵免政策來刺激國內產能。
代表超80個美國公共港口的美國港務局協會(AAPA)發布聲明,強烈反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制造的船到岸(STS)起重機加征100%進口關稅的提議,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考慮替代方案。AAPA表示,加征關稅不會憑空創造出美國國內的起重機制造業,只會增加公共港務局的成本。該協會稱,加征關稅將推高運輸成本、增加港口開支,并最終增加美國消費者面臨的價格壓力。AAP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ary Davis表示,上述加征關稅措施可能在未來十年帶來近67億美元額外成本。
美國洛杉磯港的起重機設備(資料圖)
戴維斯還在一份書面文件中解釋稱,在中國以外,全球只有三家公司提供可國際采購的STS起重機——日本的三井E&S以及歐洲的科尼和利勃海爾,但這些公司都沒有足夠產能滿足市場需求。休斯頓港首席執行官詹金斯表示,該港已與中國簽訂了八臺STS起重機的采購合同,預計交付日期為2026年春季。詹金斯指出,若特朗普對華加征的高額關稅在90天“暫緩期”后恢復實施,這八臺訂購的起重機將面臨高達270%的關稅,總額約3.024億美元。他警告:“這將對我們投資碼頭、滿足未來貨運需求的能力造成毀滅性打擊。”
說白了,現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其實根本不能對中國的出口商造成傷害。因為中美關系是賣方市場,很多東西美國只能向中國尋求購買,比如說來自中國的廉價消費品,亦或者是中國的STS起重機。所以在面對關稅問題,中國出口商只需要提高售價,讓美國的進口商承擔關稅代價就好了。但是美國的進口商肯定也不希望承擔關稅代價,所以他們會提高零售價,這樣最終承擔代價的其實就是美國的消費者了。
中國制造的起重機(資料圖)
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特朗普顯然是缺乏政治智慧的,為了向自己的支持者展示美國政府對華強硬的態度,特朗普除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對中國加稅之外,幾乎就不會做出其他的動作了。特朗普和他的幕僚依然固執地認為“只要對中國展開極限施壓的手段,中國就會向美國屈服”。但殊不知,中國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已經讓全體中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傲慢的外部勢力面前,一味的妥協和讓步只會使得我方的處境愈發被動,只有與對方較量到底,才能為整個國家和民族爭取發展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