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前雖已無法說話,但聽到‘捐獻’兩個字時,眼淚止不住地流?!?月27日,在長沙縣?梨街道陶公廟社區的一間普通公房內,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悄然舉行。21年前因意外癱瘓、全身喪失行動能力的社區居民王紅斌,在家人與醫護人員的見證下,完成遺體角膜捐獻,其遺體成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大體老師”,角膜則為2名眼疾患者送去光明,延續了他對世界的眷戀與善意。妻子袁菊香說,丈夫生前最肯幫助人,全家多年來又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援手,他曾多次表示希望身后能“做點有用的事”,兒子王宇祥也很支持完成老人的心愿。
意外癱瘓家庭困難,妻兒21年悉心照料
2004年,40歲的王紅斌因意外撞擊導致腦出血。盡管經搶救保住性命,他卻全身癱瘓,永遠失去了自主行動和語言能力,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飲食起居、吃喝拉撒完全依賴他人,僅剩部分手指可微弱活動,妻子袁菊香與兒子王宇祥從此開啟了漫長的照料。
“之前每天凌晨4時起床,給他翻身、擦洗、喂飯,夜里還要起來查看是否生褥瘡?!痹障慊貞浀?,丈夫雖不能說話,但眼神里永遠有光,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對生命的渴望。不過,袁菊香坦言,長期的護理壓力曾讓她幾近崩潰,但看到丈夫眼中對生的渴望,讓她堅持下來。
陶公廟社區工作人員向三湘都市報記者介紹,王紅斌家庭十分困難,一家人住的房子是社區免費提供的一處公房,僅靠兒子王宇祥一年三萬余元的收入生活,這些年社區和社會組織會給予一些困難慰問。記者了解到,王宇祥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服役期間,他多次參與巡護光纖線路等任務,退役后,王宇祥先后任職長沙縣?梨街道巡防隊員、護林員,白天上班補貼家用,夜晚為父親翻身、按摩,自學護理知識預防褥瘡,主動承擔起照顧父親的重任。
感恩社會各界援手,希望身后“做點有用的事”
“我愿意一直照顧他,哪怕再苦再累,哪怕他只能眨一下眼回應?!眱鹤油跤钕檫煅实?,21年間,他堅持和父親聊天,播放王紅斌年輕時喜愛的戲曲。家中墻壁貼滿泛黃的日歷,記錄著一家三口共同對抗苦難的每一天。
隨著年齡增長,王紅斌的健康每況愈下。2024年12月,他因肺部感染入院搶救,病情一度危重。在病床前,家人再次提及器官捐獻的討論。“他雖然無法說話,但聽到‘捐獻’兩個字時,眼淚止不住地流。”袁菊香說,丈夫生前最肯幫忙,是很講義氣的一個人,多年來全家又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幫助,丈夫曾多次向她透露,希望身后能“做點有用的事”。
5月27日,王紅斌去世后,家人第一時間聯系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經專業評估,其遺體符合醫學教學標準,角膜達到移植條件。湘雅醫學院工作人員鄭重承諾:“王先生將用另一種方式培養未來醫者。”目前,兩片珍貴角膜已成功移植,助兩位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告別儀式上,袁菊香撫摸著丈夫的遺體輕聲說道:“你一路走好,愿你來生健健康康!”從絕望到希望,王紅斌一家用21年的堅守與最后一刻的抉擇,讓被意外折磨的生活有了明亮的注腳。
全媒體記者 葉竹 通訊員 杜娟
微信改版了
現在刷 到我們的推文全憑緣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報“設為星標”
讓我們的緣分更深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