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充分展示我市溫潤厚重的家風文化,市婦聯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寫家書、讀家信、秀家寶活動,面向全市廣大家庭征集最美家書家信及背后的家風故事。在5月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月期間,市婦聯將集中展示各旗縣區選送的作品,讓我們一同透過文字感受萬家燈火的溫暖。
家書背后的家風故事
高艷家庭如同一朵悄然綻放的花朵,散發著溫馨與和睦的芬芳。這是一個“四世同堂”的七口之家,家中有德高望重、勤儉持家的老人,有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伴侶,還有古靈精怪、活潑可愛的兩個女兒,“溫馨和睦、其樂融融”成為鄰里鄉親對這一家人最為深刻的印象。
一、互敬互愛,傳承孝道
高艷家“四世同堂”,家里的“一代”是高艷的爺爺公公,“二代”是高艷的公公婆婆,“三代”是高艷夫妻倆,“四代”是夫妻倆的兩個女兒。
孝老愛親,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同一條堅韌的紐帶,將這個家庭緊緊相連。高艷嫁入這個家庭后,就被婆婆的一個舉動深深打動。每次吃飯時,婆婆總是第一個為爺爺公公盛好飯,恭敬地遞到老人面前,讓爺爺公公先動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看似簡單的行為,卻在高艷心中種下了孝道的種子。在婆婆的耳濡目染下,高艷也自然而然地接過了這份責任,每次吃飯時,她也會細心地為爺爺公公盛好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孝道的傳承。如今,這份美好的品德已經傳遞到了第三代。高艷的兩個女兒,在家庭濃厚氛圍的熏陶下,每逢用餐時刻,總是搶著為曾祖父盛飯,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奶聲奶氣地說著:“太爺爺先吃!”那一刻,全家人的心中都涌動著一股暖流。
二、同舟共濟,事業有成
在生活的長河中,家庭是船,事業是帆,二者相輔相成。高艷一家是普普通通的農民,然而他們卻有著不平凡的奮斗精神。夫婦二人皆是勤快之人,他們堅信,只要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就能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如今,他們的農田已拓展至100多畝。同時,養殖80多頭肉牛,小日子過的那是個紅紅火火!夫婦二人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難一起解決,生活上共同照顧父母,事業上互扶互持,相互理解、尊重、關心、支持,攜手搭建一個最美最和諧的家,全家人用勤勞樸實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
三、勤儉樸素、美德傳家
勤儉持家是高艷家的優良傳統,她的爺爺公公是質樸的農民,無論嚴寒酷暑,風霜雨雪,他們總是天剛亮就起來干活,太陽落了才帶著滿身泥土回家,他們時常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教育子女要勤儉節約,不能鋪張浪費。高艷的婆婆至今都保持著把洗衣服的水用盆接起來拖地和隨手關燈等好習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高艷爺爺公公的帶領下,一家人都保持著健康進取、樂觀向上的心態。夫妻之間相敬如賓,祖慈孫孝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團結友愛,樂于助人。
高艷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他們就如同萬家燈火中最平凡不過的一盞。然而,他們全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努力創造著自己的生活,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家庭細節,凝聚的卻是中華孝愛精神。他們就像一顆顆微小的火種,將孝愛文化的光芒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來源:市婦聯家兒部
編輯:孫宇鑫
一審:鄭曉飛
二審:梅 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