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建筑圈有個怪現象:大家都在拼命給大樓"化妝",而真正高級的玩法卻是"素顏"。
清水混凝土掛板就是這么個反其道而行的狠角色,它不貼磚、不刷漆,直接把最原始的混凝土質感掛在建筑外頭,效果居然出奇地好。
這種板材說白了就是給建筑穿件水泥外套。3-5厘米的厚度,比傳統混凝土輕了一半多,安裝起來跟搭積木似的。工人用金屬掛件往墻上一扣,螺絲擰緊就完事。
最絕的是接縫處理,5毫米的縫隙填上同色膠,遠看根本看不出拼接痕跡。上海楊浦有個創意園用了三年,經歷臺風暴雨都沒掉鏈子,就每年拿水槍沖一次,跟新的一樣。
設計師最愛它的三點:第一是省錢,比傳統幕墻經濟三分之一;第二是省事,不用等養護期,裝完就能看效果;第三是百搭,配玻璃顯高級,配金屬顯工業風,單用也很有質感。北京望京有棟寫字樓用了深灰色版本,遠看像塊完整的混凝土,近看才能發現是掛上去的,這種以假亂真的效果傳統工藝根本做不到。
當然這玩意也有脾氣。冬天會"流汗",得做好排水;深色版本夏天曬得發燙;要是磕壞了補起來會留疤。所以用在人多的商場最好選麻面款,防滑還耐造。現在新出的米黃色系解決了吸熱問題,在南方特別受歡迎。
要說最會玩的還屬把板材切成不同尺寸,錯位拼接出立體效果,陽光一照影子特別有層次。這種玩法傳統混凝土得現場支模澆筑,費時費力還難把控,用掛板兩天就搞定了。更絕的是深圳有個項目,把板材做成弧形,圍出個流線型外立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黑科技材料。
現在你去各大城市的創意園區轉悠,十棟有八棟都在用這玩意。不是大家跟風,是真的好用。施工快、成本低、效果穩,甲方看了開心,設計師用了省心,連施工隊都夸好干。最重要的是那種粗糲中帶著精致的質感,是其他材料模仿不來的。
下次路過那些看似樸素的水泥建筑,不妨湊近看看。沒準你以為的"毛坯房",其實是造價不菲的掛板藝術。這就是清水混凝土掛板的魔力——用最原始的材料,玩出最當代的味道。
更多精彩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