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號稱為解放軍中的“軍神”,但在一次戰斗中,卻差點被國軍給包了餃子,若不是毛主席急電提醒,恐怕后果“不堪設想”。
1947年7月,粟裕率領華野打響了南麻戰役,而他對手就是國軍一級上將胡璉,當時他正帶著整編11師蜷縮在南麻城內。為了抵御解放軍的進攻,胡璉對南麻城進行了鐵桶般的改造,下令在該城每方圓5公里內,就至少要布設3-4道鐵絲網,在這些鐵絲網之間,還要修筑相當數目的碉堡,頓時就將南麻城變成了“銅墻鐵壁”。
盡管深知南麻城“不好打”,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為了完成作戰任務,粟裕也不得不“霸王硬上弓”,他兵分三路,趁著夜色,從三個方向對南麻城發起了猛攻,結果有些出人意外,三個縱隊僅用一天的時間,就順利奪取了南麻城外圍的許多據點,戰線迅速向南麻城內壓縮。
對此粟裕也感到有些不對勁,畢竟在此前胡璉在南麻城周圍挖了不少的工事,粟裕是做好了打惡戰的準備的,對于如此輕易到手的勝利,粟裕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但即便如此,粟裕也沒有多想,認為可能是自己高估了胡璉部隊的戰力,然而就在粟裕部署對南麻城內的總攻時,華野突然接到了毛主席打來的電話,毛主席表示,南麻城就是一個大陷阱,“你們快撤”,粟裕趕緊收攏部隊后撤,沒多久國軍就到了。
原來毛主席根據當時潛伏同志發來的電報得知,一方面,胡璉并未讓整編11師全部撤回到南麻城,至少還有118旅、18旅部署在南麻城的外圍地區,他只帶了師部與11旅進城。另一方面,情報顯示,就在粟裕圍攻南麻城的同時,邱清泉的整編5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黃國梁的整編64師、王凌云的整編9師等5支部隊,正在加速向南麻城撲來。在此情況下,華野固然可能吃掉胡璉的師部,但很可能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甚至有可能會被國軍從外圍“反包圍”。
因此,經過深思熟慮,毛主席立即致電給粟裕,要求粟裕“立即后撤”,以免被國軍從外部“包餃子”。當然,需要指出的是,毛主席讓粟裕后撤,也是因為當時華野的主要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不僅守住了膠東根據地,而且還有效的掩護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各路國軍趕往南麻城就是一個證明,大大減輕了劉鄧大軍的壓力;最后,雖然未能全殲胡璉的整編11師,也對其給予了沉重的打擊。
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毛主席認為此時“見好就收”,不宜再與胡璉糾纏,而粟裕也立即執行了毛主席的命令,事后他也為此感到后怕,若當時走晚一點,或者對毛主席的命令稍有猶豫,可能就會身陷重圍,后果就很難講了。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在解放軍中,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帥才,其他人都是將領,毛主席對于全局的掌控是無與倫比的,即便是粟裕這樣的“軍神”,也是因為聽從毛主席的命令而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