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北京軍區政委一職出現空缺,這個位置至關重要,中央領導都在思考由誰擔任更合適呢?
就在大家對這一人選的討論僵持不下之際,毛主席突然問道:“當年,有個大鬧華山的紅軍師長,他現在在哪里呢?”
一旁的周總理當即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并回答說:“他現在就在北京軍區,是副政委。”
毛主席點點頭,接著說道:“依我看,他就很合適嘛。”
就這樣,根據毛主席的建議,當年那個大鬧華山的紅軍師長便擔任了北京軍區的政治委員一職。這位令毛主席多年后仍然難忘的紅軍師長就是陳先瑞。
不過,陳先瑞在此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他多次向有關方面進行交代和檢查,但總有人卡,總也過不了關。
最后,周總理得知情況后,親自為他說話:“陳先瑞,我還是了解他的。他的檢查很誠懇。”
在周總理的關心下,陳先瑞終于過了關。
然而,在之后中央召開的一次會議上,陳先瑞便又受到了針對,幸運的是,同樣在會議上的周總理再次為他說話:“陳先瑞的歷史是紅的。而且讓他出任北京軍區政治委員的時候,毛主席還親自問過他的情況,并說他當年大鬧華山,國民黨懸賞幾萬大洋就為了要他的人頭。”
就這樣,在毛主席、周總理的關懷和保護下,陳先瑞得以在特殊的年代里一直在軍區領導的崗位上開展工作。
但遺憾的是,由于長期高強度工作,陳先瑞的身體狀況變得更加糟糕,患上了肝病,只能住院接受治療。
1981年,陳先瑞離職休養,過上了一個相對平靜、安寧的晚年。不過,陳先瑞在離休后也并沒有閑著,他十分關注革命老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甚至被選為顧問,為老區發展出謀劃策。
生前,陳先瑞就多次交代家人說:“我死后,要把我的部分骨灰撒到鄂豫陜蘇區,不要作任何標記,這樣也算是落葉歸根,跟革命老區的人民永遠在一起了。”
1996年1月10日,陳先瑞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根據他生前的遺愿,家人將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到了鄂豫陜蘇區,并沒有留下任何的標記。他以這樣的方式回到了自己當初奮斗的地方。
1929年,年僅15歲的陳先瑞參加了紅軍,自此踏上了革命道路。在十年土地革命期間,陳先瑞經歷了八年,期間,他從一個放牛娃,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又逐漸成長為一名杰出的紅軍將領。
尤其是陳先瑞在與上級領導失去聯系,處境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他領導紅74師堅持在鄂豫陜邊區開展游擊斗爭,輾轉24個縣,同敵人展開了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戰斗,不僅打破了敵人的圍剿,粉碎了敵人想要滅亡紅軍的陰謀,而且還繳獲了各種槍支彈藥、武器裝備,充實了我軍的兵力。
鄂豫陜戰爭的勝利是有深遠意義的,毛主席更是稱陳先瑞為紅軍的“陜南王”。自此,“陜南王”這個美稱伴隨了他的一生,而他也與鄂豫陜邊區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雖然他已經成長為新中國戰功赫赫的將軍,但在回憶錄中,他卻這樣說道:
“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哪能有中國的今天,也更不會有我個人的現在。”
對自己的功勞一筆帶過,只想著黨和人民,想著繼續為國家作貢獻,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令人敬佩。
1996年1月10日,陳先瑞在北京病逝,結束了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