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開大學
記者:叢敏
近日,由南開大學段峰教授團隊牽頭的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輔助人體患肢運動功能修復試驗在我國完成,成功幫助一名偏癱患者實現患肢運動功能修復。
這一成果展示了我國在腦機接口核心技術上的自主創新能力,標志著我國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在精準控制、神經重建和智能康復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為腦卒中、截癱、漸凍癥等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方式和新的康復希望,進一步夯實了我國在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研究團隊介紹,該臨床試驗的受試者是一位因腦梗死導致的左側肢體癱瘓半年的67歲男性患者,傳統治療手段恢復希望渺茫。此次試驗在福建三博福能腦科醫院完成,項目團隊在高精度DSA影像引導下,通過頸部血管介入微創手術方式將支架電極導入到患者相應的顱內血管壁,并將無線傳輸與供電設備植入患者皮下,從而實現腦電信號采集與信號的無線通信傳輸,確保了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自受試者大腦血管內導入介入式腦機接口設備以來,術后未出現感染、血栓形成等情況,系統運行穩定,實現了腦電信號的精準采集與交互控制。
項目團隊正在為受試者開展介入式腦機接口手術
在臨床試驗過程中,團隊通過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與功能性電刺激技術的結合,實時計算并調節刺激輸出,形成“中樞-外周-中樞”閉環反饋,在進行輔助運動訓練的同時增加神經可塑性,從而幫助患者實現更加穩定、自然的肢體運動。目前,患者左側上肢已經實現自由抓握、取藥等日常動作,整體運動功能得到極大改善。
受試者植入介入式腦機接口后實現自主抓握
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輔助人體患肢運動功能修復試驗項目團隊(前排右五為段峰教授;前排右四為林志雄教授;前排右三為吳成翰教授)
該研究由南開大學段峰教授團隊牽頭,聯合福建三博福能腦科醫院林志雄教授、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吳成翰教授,依托南開團隊自主研發的介入式腦機接口系統及林志雄教授團隊在神經外科領域的深厚基礎及其在腦機接口領域的臨床實踐經驗,在天津健嘉康復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天津嶸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順利完成。此次試驗是段峰教授團隊繼取得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傳感器血管內取出試驗突破性成果后的首次介入式腦機接口人體臨床試驗,成為介入式腦機接口真正走向臨床應用的重要里程碑。
“腦機接口作為未來新賽道,是前瞻性、顛覆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此次試驗的成功,不僅驗證了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臨床應用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更為后續規模化應用奠定了基礎。”段峰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與林志雄教授團隊、吳成翰教授團隊的合作,共同持續推進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臨床前瞻性研究,開展臨床被試招募工作,增加臨床落地應用案例,探索更多的運動功能障礙患者輔助康復新路徑,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友情鏈接
中國科協之聲
中國科協官方公眾平臺。傳播科協聲音,凝聚價值共識,弘揚創新文化,展示科協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