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瀏覽的最頻繁的網站應該就是人社部官網了,因為按照往年的節奏,國家層面的養老金調整通知早就公布了,但今年直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我們能做的只是一遍又一遍地上網搜尋蛛絲馬跡,以期待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告訴大家。接下去我會繼續如此,直到人社部官網發布2025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為止。
不過,雖然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還未公布,但根據這些年的經驗,養老金的調整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加上本人預測今年的調整比例與去年相比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大致能夠確定養老金怎么加。本文以一位月入3000元養老金的退休人員為例向大家揭示其中的奧秘。
養老金調整時會根據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累計繳費年限、年齡和當下每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綜合計算,假設某地2025年的養老金調整細則如下:
每人每月定額增加35元;一年工齡加1元;在原來每月養老金基礎上增長0.9%;年滿70歲至79歲額外加25元,年滿80歲及以上額外加35元。
一位月入3000元、累計繳費年限是28年的退休人員在不滿70歲的情況下可以獲得90元的增加額,滿70歲至79歲每月增加115元,滿80歲每月增加125元。
那么是不是所有月入3000元養老金的退休人員都是這么調整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上面的例子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具體到各地就不一樣了,因為我國各地收入差距較大,有些地方的平均養老金在3000元左右,有些地區超過了5000元。
大家記住一個原則,即的養老金水平與所在地區的平均收入相比差距越大,你能獲得的增加額越多。
例如,上海的平均養老金水平在5000元以上,3000元在當地屬于養老金較低水平,累計繳費年限估計在20年左右。
別看其繳費年限不高,但由于3000元養老金在上海屬于低收入水平,這位退休人員可以靠著上海的調整方案實現較多的養老金增幅。
由于今年的調整細則還未出臺,我們以去年上海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即便不滿70歲、達不到獲得高齡傾斜增加額的年齡標準,這位退休人員每月能獲得111元的增加額;滿足高齡傾斜增加額享受年齡后可以再加25元、35元或45元。
兩相比較顯然比上面例子中的增加額要多不少,究其原因就是前面說過的,上海的整體養老金收入高,而調整原則內含“提低限高”因素,也就是養老金較低的人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增加比例。3000元養老金在其他地區屬于中游水準,但在上海就應該“提低”了。
另一方面,在一些平均養老金非常低的地區,如平均養老金還不到3000元,那么同類型的退休人員的累計繳費年限雖然可能在30年甚至更多,但不僅挨不上“提低”,反而成為了“限高”的對象。當然,不會“限”得很厲害,但養老金的增加額可能會差上不少。
綜上所述,雖然每個月的養老金都是3000元,但增加額可能會有30%甚至50%以上的差距,倒不是因為累計繳費年限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所在地區的整體養老金水平差異所致。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