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真是越來越明顯了!
一向在香港呼風喚雨的李嘉誠家族,這回居然也吃癟了。
2025年6月27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新一屆特首顧問團成員名單,34名成員中,唯一沒有獲續任的正是長和集團主席李澤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顧問團新增了三名來自內地的科技新貴,包括“杭州六小龍”中的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和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以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朱民。
對于這次的名單變化,很多人都在猜測——這標志著李嘉誠家族在港的政界生涯邊緣化的開始,李氏家族興衰的分水嶺,有可能自此拉開帷幕。
真有這種可能嗎?
答:這回恐怕是真的!
香港特區政府剛剛公布最新的特首顧問團成員沒多久,大公報就火力全開,連發兩文痛斥李嘉誠,指責長和將具有戰略價值的港口業務出售給美資財團,無異于“向敵人遞刀”,令國家在中美博弈中少了一個重要談判籌碼,陷于被動。
“長和出賣的不僅是港口,更是香港和國家的利益。”
除此之外,大公報還赤裸裸地發文稱:不顧國家利益的人,不宜任顧問團成員!
這都已經不是暗示了,而是直接開罵了。
事實上,李澤鉅的失勢并非孤立事件。
早在2023年,他就主動辭去擔任了20年的全國政協常委職務,僅保留普通委員身份。同期,何鴻燊家族代表何超瓊進入政協核心層,形成“一退一進”的鮮明對比。
這個變動在當時就引起無數人的猜測,只不過那時候很多人都猜李澤鉅只是單純的不想干了。
直到今年 3 月 18 日,長和集團宣布以 228 億美元向美國貝萊德出售全球 43 個港口,這時候大伙才慢慢意識到,李家這一系列的“撤退”恐怕不簡單啊!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重要通道,控制著全球 6% 的海運貿易,對中國來說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 21% 的商船需依賴該水道。然而,長和集團選擇將如此重要的港口出售給美資財團,這種行為在國人眼里真與資敵沒什么兩樣了。
從特朗普公開宣稱該交易是 “美國的勝利”,到美國隨后宣布對過境美國港口的中國商船征收重稅,都足以證明這項交易早已超出了商業范疇,具有明顯的政治意圖。
所以說,李澤鉅的落選不僅是個人命運的轉折,更象征著李嘉誠家族在香港政商生態中的政治影響力正在顯著衰退。
中央對李嘉誠態度的轉變,其實也已經很明顯了
李嘉誠本人曾參與香港基本法起草,享有中央領導人的高度信任與重視。長期以來,李氏家族憑借龐大的商業帝國和深厚的政治關系,成為香港社會的重要力量。
然而,近年來隨著香港政治環境的深刻變化,尤其是反修例運動后,李氏家族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系趨于復雜。
此次顧問團換屆,李澤鉅被“精準除名”,無疑是這一趨勢的集中體現。
不知道現在的李嘉誠有沒有萌生過那么一絲絲悔意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