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中國式現代化何以成功,未來如何以進一步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長安街讀書會精心編寫《學思平治——名家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一書,邀請38位國內名家參與,獻策“十五五”規劃,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本書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樹立牢固的政治性。全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立足“特征”“改革”“發展”“保證”四個維度系統闡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緊緊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行研究探討。
二是注重作者的權威性。解振華、林毅夫、朱民、王昌林、劉世錦等長期以來積極參與國家政策研究,為高層決策提供了大量咨政建議,李君如、李捷、顧海良、吳瀚飛、李洪峰、蔡昉、王一鳴、李揚、劉偉、洪銀興等均是國內經濟改革各領域的頂尖專家。
三是保持闡述的通俗性。全書語言風格通俗易懂,大量數據、案例貫穿其中,闡釋貼近產業實際和人民生活,將抽象晦澀的理論轉化為活潑而生動的中國敘事。
全書分為四篇,理論闡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特征篇”提綱挈領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點。“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攜手呵護人類唯一的地球家園”“對外合作必須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提供了重要參考。
第二,“改革篇”和“保證篇”系統詮釋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七個聚焦”戰略重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七個聚焦”,從總體上囊括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重點。“改革篇”突顯前六個“聚焦”,“保證篇”落腳于最后一個“聚焦”。
第三,“發展篇”聚焦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一是以新質生產力為牽引,聚焦產業升級與創新,涵蓋“因地制宜”“主動求變”“未來產業”“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二是注重體制機制變革的引領性。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健全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三是強調重點領域高質量發展與發力重點。高質量發展不但要在“人才支撐”“產業體系”“金融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安全發展”等領域形成戰略性縱深,更要努力“推進城鄉融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一根本要求。
2025年是長安街讀書會成立十周年。該書亦作為長安街讀書會第二部“為黨獻策”的書籍。全書以富有穿透力的思想為時代課題提供解答,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旨在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第一階段的任務貢獻綿薄之力。
來源:長安街知事微信公眾號
總監制:姚卜成
監 制:韓世雄
編 輯:張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