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深夜的外交部通報藏著重磅信號!伊朗外長急吼吼找上王外長,開口就甩出兩個消息:一是和以色列簽了份自己都覺得懸乎的停火協議,二是直接點名要中國“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嫌咱們光動嘴皮子不夠勁!
伊以這場打了十幾天的架,從導彈互轟到美國親自下場炸核設施,把整個中東攪得雞犬不寧,突然說停就停了,誰敢信?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說法,協議分三階段:伊朗先停火12小時,以色列再跟進,24小時后徹底熄火。
聽起來挺有條理,可實際操作起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這協議剛生效沒多久,以色列就以“檢測到伊朗發射導彈”為由,悍然發動襲擊,24枚導彈扔下去,轉頭就把德黑蘭炸了個稀巴爛。隨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已實現所有行動目標,還感謝美國的支持,這明擺著是在炫耀自己的勝利,根本沒把停火協議當回事。
可伊朗這邊,卻一口咬定沒發射,還指責以色列違反協議,威脅說將對以色列發動反擊!
再說了,這停火協議本身就挺蹊蹺。6月22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在五角大樓舉行記者會,力證美國21日的軍事打擊“徹底摧毀了”伊朗核設施。
可第二天,伊朗軍方就放出衛星圖像,證實美國21日對伊朗3處核設施的打擊未摧毀其核心部分,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大體上“完好無損”,哈梅內伊更是斷言,襲擊只會使伊朗核計劃推遲最多10天。
話音未落,特朗普就在推特上發文稱,已經擬定好伊以沖突調停方案,可這協議連個正式文本都沒有,全靠美國在中間傳話,過程也沒有任何第三方機構或者聯合國監督,又怎么具備說服力呢?
這時候伊朗找上中國,明擺著是要拉外援。畢竟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國手里攥著一票否決權,這可是伊朗突破美西方封鎖的關鍵。
前段時間中俄巴三國剛提交的決議草案,直接把以色列的行動定性為“侵略”,要求安理會監督停火執行。要是這草案能通過,伊朗就能站在國際法的制高點上,讓以色列不敢輕舉妄動。但安理會那幫老油條,尤其是美國,哪會輕易讓中國得逞?所以伊朗外長才急吼吼地催著中國“發揮更大作用”,說白了就是要中國在安理會硬剛到底。
不過伊朗心里清楚,光靠嘴皮子沒用,還得拿出真金白銀的籌碼。這不,中伊25年合作協議里那3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就成了雙方心照不宣的默契。
中國企業在伊朗修了5條地鐵線,擴建了恰巴哈爾港,連德黑蘭機場擴建這種標志性項目都包圓了。這些項目可不是擺設,恰巴哈爾港一旦建成,伊朗就能繞過霍爾木茲海峽,直接把石油賣到印度洋沿岸國家,這對被制裁得喘不過氣的伊朗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
更關鍵的是能源合作。中國在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投了300多億美元,中石化還拿下了亞達瓦蘭油田51%的股份。這些油田就像伊朗的錢袋子,只要中國持續輸血,伊朗就能維持基本盤。現在伊朗重建需要至少3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開始評估德黑蘭南部工業園的可行性,準備把“一帶一路”的基建狂魔屬性發揮到極致。
尤其是這次停火協議剛簽,伊朗防長就帶著一份300億美元的清單找上門,里面赫然列著構建分層防空網、修復核設施這些敏感項目。這可不是普通的基建合作,而是涉及軍事技術的深度綁定。伊朗在戰場上吃了大虧,S-300防空系統被以色列打成篩子,自主研發的“巴瓦爾-373”更是形同虛設,急需中國的遠程雷達和反導技術來撐場子。
中國當然明白伊朗的心思,但也有自己的底線。王毅外長在通話中特意提到“保護中國機構、人員和使領館安全”,這可不是客套話。中國在伊朗有3萬億投資,420億桶原油儲量的油田,還有貫穿中亞的鐵路線,這些都容不得半點閃失。所以中國采取了“經濟合作先行、軍事合作謹慎”的策略,先幫伊朗修電網、建鐵路,把基礎打好,再慢慢談其他合作。
說到底,伊朗外長這通電話,是在向中國傳遞一個信號:我需要你,但你也離不開我。中伊合作就像一場精密的棋局,中國要的是能源安全和“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伊朗要的是國際支持和經濟輸血。
在這場博弈中,誰能更精準地把握對方的需求,誰就能占據主動。而伊朗這次急吼吼的求援,恰好暴露了其在美以壓力下的脆弱性,也讓中國看到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