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爆發了12天的沖突,以色列和伊朗都是大打出手,不過雙方的較量是被限制在進攻領域,也就以色列通過戰斗機空襲伊朗,伊朗通過彈道導彈打擊以色列,期間并沒有直接的兵力的接觸,從而呈現了非常詭異的沖突場面。在以色列動用戰斗機進入伊朗空域作戰的時候,伊朗的防空系統完全是“靜默”的狀態,同時伊朗的戰斗機也沒有升空作戰,從而顯現了伊朗的實力不足,同時也是伊朗有許多顧慮的表現。從以色列公布的信息來看,以色列一度動用200架戰機攻擊伊朗。
雖然伊朗有使用超過550枚彈道導彈打擊以色列,不過伊朗還是有被以色列打怕了的節奏,根據外媒報道,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7月12日公開表示,伊朗愿意恢復與美國的核談判,從而再次引發了外界的關注。阿拉格齊是在伊朗之前宣布暫停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之后新的表態,伊朗之前指責國際原子能機構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為此通過了停止合作的決議,但是如今伊朗的立場已經有了改變,在愿意和美國談判的同時,也愿意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以新的方式合作。
原本伊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長期的合作,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監督伊朗的核技術發展,為此會對伊朗的濃縮鈾工廠,以及核反應堆進行定期的檢查,從而確保伊朗沒有進行核武器的研制。外界普遍認為,也是因為國際原子能機構非常清楚伊朗的核工廠,為此讓美國可以對于伊朗的設施發動精確打擊。美國空軍在6月22日動用7架B-2A隱身戰略轟炸機,攜帶14枚GBU-57重型鉆地炸彈,攻擊了伊朗的三座核工廠,對于伊朗遭遇美國的空襲,伊朗揚言要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
實際上伊朗非常的尷尬,如果伊朗真正擁有核武器,美國和以色列就不敢真的攻打伊朗,但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之下,以色列和美國都確定伊朗沒有核武器,為此敢于對伊朗進行空襲,從而削弱伊朗的核技術能力,因此對于伊朗來說是戰略上的錯誤,從而讓美國和以色列看透了伊朗實力。伊朗經常劍走偏鋒,伊朗沒有推動戰斗機的更新,也沒有大量裝備防空導彈,而是試圖通過大量的彈道導彈和無人機的裝備建立威懾,顯然伊朗是豪賭錯了。
從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的表態來看,伊朗是要通過主動讓步的方式,來獲得時間和空間,因為就伊朗的能力而言,如果以色列和美國再次發動攻擊,伊朗是承受不起的,為此需要通過談判來進行緩和局勢。我分析認為,伊朗的當務之急是從俄羅斯購買蘇-35戰斗機,從而構建基本的空中力量,同時也要購買先進的防空系統,事實證明,伊朗自己研制的防空系統,在以色列和美國面前是抬不起頭的,伊朗已經為過度自信付出了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