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芳杰
區委書記帶頭下館子,聲明“自掏腰包不準搶單”,這是重慶市榮昌區的真人真事。據光明網重慶頻道,6月29日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帶頭下館子,請了兩桌客,消費1100元。此舉引發網絡熱議,不少網友為黨員干部帶頭提振消費叫好。更有網友指出:“不能違規吃喝,但不是什么吃喝都違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在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背景下,部分群眾曾對“干部下館子”產生誤解,甚至將正常消費與違規吃喝混為一談。“不能違規吃喝”跟“不能去餐館吃喝消費”是兩碼事。高洪波通過自費就餐并公開賬單,以“看得見”的方式劃清紀律紅線與民生需求的界限,消解了公眾的疑慮,這種“零距離”的示范,讓政策從文件走向生活,成為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最小可信單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高洪波“臨時起意”,號召黨員干部帶頭消費的倡議,并非首次。今年1月,榮昌區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高洪波在會上脫稿講了幾分鐘,提出全區領導干部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他提出了響亮的“買新衣、下館子”倡議:“我們機關一帶頭,全區的服裝、餐飲生意就有活力了,更有煙火氣了。”這一舉措看似簡單,實則蘊含深意:當公職人員以“關鍵少數”身份走進餐館、商場,其示范效應不僅是對市場的直接“輸血”,更是向社會傳遞“消費提振、經濟回暖”的積極信號。
作為經濟循環的重要節點,消費牽動著生產與就業的齒輪高效運轉。激活消費需求帶動經濟循環、創造社會財富,可以為改善民生源源不斷地輸送物質養分。當領導干部躬親示范,將政策意圖轉化為可感知的社會行動,這一實踐不僅為提振消費提供了新思路,更以“小切口”推動政治生態的持續凈化——當權力回歸服務本質,干群關系的“最大公約數”便在煙火氣中悄然筑牢。未來,如何將此類創新制度化、常態化,將是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