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Y
前言
中方突然宣布未來14天將在渤海黃海海域執行軍事任務,而在這一消息公布的前幾十個小時,美軍似乎在黃海作出了不一樣的舉動。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系?韓國又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霍華德·洛倫岑號”,這艘披著“科研外衣”的美艦,其真正身份早已在中方的雷達下無所遁形。船上兩座13米口徑的“眼鏡蛇王”相控陣雷達,探測半徑高達5000公里,精度達0.1角秒,足以精準捕捉導彈再入大氣層時的飛行軌跡。
其核心任務正是搜集中國高超音速導彈、洲際導彈以及潛射彈道導彈的飛行數據,為美國的反導系統研制“量身定制”的對抗方案。
6月7日,它從日本佐世保港悄然啟航,未開啟AIS系統,一路隱身潛行,直到12日進入黃海海域,悄無聲息地“蹲守”在中國山東與江蘇交界近海。其位置之隱蔽、時間之長、目標之明確,顯然不是偶然的“科研任務”,而是一次蓄謀已久的抵近偵察行動。
中方這時候宣布長時間軍事任務,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要么是給美軍劃紅線,“別瞎晃悠”;要么就是騰出地兒,準備跟美軍 “較量較量”。黃海這片海,現在成了中美博弈的一個小戰場。
除了美軍,韓國也來 “刷存在感” 了。韓國最近對中國在這一海域建的漁場提出抗議,說這漁場 “軍民兩用”,威脅到他們的海上安全。但這事兒有點奇怪:韓國國會兩黨居然一致同意譴責中國,這在韓國政壇可不常見。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美軍首次在東海、黃海等中國近海展開偵察活動。過去十年,美國頻繁派遣電子偵察機、反潛巡邏機等空中平臺,在中國周邊活動,與一些情報船協同工作。
只是以往這艘導彈監視船通常只在日本海或東海海域現身,從未像這次這樣直接貼近中國本土。那么美方這次為何這次突然孤軍深入?有分析認為,這可能與中國近期安排的軍事試驗密切相關。
有報道稱,中國可能正在測試新型高超音速導彈、潛射洲際導彈或中段反導系統,五角大樓急于掌握第一手數據,自然會不擇手段,連最隱秘的情報船都派上陣。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原來不是一句空話。
可惜,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噼啪響,現實卻給了它一記響亮的耳光。
“洛倫岑號”前腳剛到,后腳就發現自己被包圍了。包圍它的不是軍艦,而是一群看起來毫不起眼的中國漁船和工程船。
也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這些船只迅速集結,里三層外三層,把這艘價值連城的美軍高科技間諜船圍得水泄不通。這陣勢,讓習慣了橫行霸道的美國海軍頓時傻了眼。
跑?跑不快。撞?更不敢。這艘船金貴得很,真要是跟哪艘漁船發生剮蹭,那樂子可就大了,任務泡湯不說,面子里子都得丟光。
最終,在一片混亂和緊張中,不可一世的“洛倫岑號”做出了一個憋屈的決定:打開自己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這套系統一開,就等于是在公用頻道里大聲呼救:“我在這兒!都看著點,別撞我!”一艘執行絕密任務的間諜船,被一群漁船逼得自報家門,這畫面實在太過滑稽。
最后的結果,自然是“洛倫岑號”灰溜溜地撤出了這片海域,原定的偷襲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這場“偶遇”,其實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必然”。
你以為這只是一場遭遇戰?那可就想簡單了。
就在“洛倫岑號”闖入黃海的前幾天,中國海事局發布了一則航行警告,宣布在渤海海峽和黃海北部,要進行長達14天的軍事任務。
這個時間點卡的,簡直就像是為“洛倫岑號”量身定做的一樣。這不僅是提前劃下的一道紅線,警告美方不要輕舉妄動,更像是在說:棋盤我早已布好,就等你入局。
這種從容,源于底氣的變化。過去,美軍的RC-135S偵察機在天上飛,來去如風,解放軍要驅離確實費勁。但“洛倫岑號”這種萬噸大船不一樣,它最高航速不過20節,說白了就是個“海上慢烏龜”。
一旦被盯上,它基本無處可逃。今天的中國海軍,有足夠的能力和手段,讓它占不到任何便宜。
更何況,美國有“洛倫岑號”,中國也有自己的同款。我們自主研發的“遠望”系列測量船,在噸位和性能上早已不輸對手,甚至實現了超越。想靠一兩件獨門兵器就在中國家門口耀武揚威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鄰居家的騷動,總有人想跟著湊熱鬧。
黃海這邊正熱鬧,半島南邊的鄰居韓國,也開始有些坐不住了。
韓國方面最近突然對中國在該地區修建的漁場提出抗議,聲稱這些設施有“軍民兩用”的嫌疑,威脅到了他們的海上安全。
這種把正常的經濟活動強行“安全化”的炒作,已經成了某些政客的慣用伎倆。尤其值得玩味的是,這項譴責中國的決定,竟然是韓國國會兩黨一致通過的。
這背后傳遞的信號很清晰:在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下,韓國國內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共識,那就是在戰略上進一步向美國靠攏。
當然,中日韓三國的關系,從來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他們心里都清楚,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一旦中美博弈的天平發生根本性傾斜,他們自身的利益格局也必然要重新洗牌。
一方面,他們對中國的崛起心態復雜,甚至感到不安。另一方面,中國的巨大市場和發展機遇,又是他們無法割舍的蛋糕。這種矛盾,讓他們在選邊站隊時,總是顯得步履蹣跚,充滿糾結。
結語
黃海上的這場無聲較量,只是一個縮影。它照見的是一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世界格局。
那種習慣于憑借技術優勢,躲在別人家墻角偷窺、搞小動作的舊思維,已經越來越行不通了。你以為自己是獵手,殊不知早已成了別人的獵物。
無論是美國,還是它的盟友日本和韓國,都必須面對一個現實:那個可以任由他們在西太平洋自由來去的舊時代,正在快速落幕。
時代的大潮,不會為那些依舊抱著舊地圖的“探險家”們,有片刻的停留。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