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日訊盛夏驪歌起,青春再啟航。濱州醫學院2025屆畢業生告別母校,即將踏上守護人民健康的壯闊征程。學校精心策劃,以一堂深刻的“最后一課”、一組暖心的“文化地標”、一次有力的“精神傳承”,打造了一個傾心、走心、暖心的畢業季,將“仁心妙術”的校訓精神深植學子心田,激勵他們賡續初心,勇擔“健康中國”使命,奔赴“強國有我”的醫路繁花。
信念領航:一堂不忘初心的“最后一課”
莊嚴的學位授予儀式上,飽含深情的“老師好”與象征尊師重道的“束脩六禮”,彰顯了濱醫學子對杏林引路人的崇高敬意。畢業生們鄭重接過學位證書,也接過了母校的殷切期望與時代重托。
“仁心為楫鍛精湛妙術,沐光而行赴璀璨星河……”畢業典禮現場,院長黃飛深情寄語全體畢業生,勉勵大家心懷“國之大者”,在時代坐標中錨定航向;勇立創新潮頭,在科技變革中駕馭未來;砥礪堅韌意志,于實干奉獻中成就卓越。這飽含期許的囑托,成為畢業生離校前最厚重的人生指引。
這是一堂“信念之課”,引領學生們筑牢信仰之基,系好人生紐扣。學校緊抓畢業生離校前的關鍵節點,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史館,學子們重溫崢嶸歲月,感悟校史底蘊,傳承濱醫精神;在生命科學館,他們肅立宣誓,向“大體老師”致以崇高敬意,將“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信念銘刻于心。各學院精心組織的“最后一節班會”上,恩師們語重心長,囑托學子“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以清醒頭腦肩負時代責任,精進“仁心妙術”。學校還專門開展廉潔教育,圍繞職場“第一粒扣子”,從紀律意識的“跨界必修課”到主動養成,引導畢業生廉潔修身,走穩走好人生新征程。
文化潤心:一組銘刻青春的“育人地標”
校園里,“不負熱愛,奔赴山海”“濱州醫學院站→前程似錦站”以及“千人照片墻”等主題鮮明、設計精美的打卡點,成為亮麗的畢業風景線。學校精心營造感恩母校、揚帆啟航的濃厚氛圍,讓學子在離校前夕重溫求學點滴,珍藏青春記憶,汲取奮進力量。這些精心布置的文化景觀,已成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動載體和育人新地標。
這是一堂“文化之課”,沉浸式感悟校園文化魅力。專屬打造的“濱醫畢業季”品牌活動豐富多彩。4000余名師生同框,定格“最美濱醫全家福”,繪就同心筑夢的青春畫卷。學校贈送專屬學位服,定制精美紀念品,暖意融融;師生共進畢業餐,濱醫味道悠長,情誼綿延。
“在濱醫,青春可以有怎樣的選擇?我在鄉土里尋找答案,我在軍旅中尋找答案,我在科研探索中尋找答案,我在黑暗中尋找答案……”在“醫起向未來”畢業晚會現場,“濱醫young”節目贏得陣陣掌聲,4名奔赴不同方向的畢業生在舞臺上深情講述各自的濱醫故事與選擇。基礎醫學院研究生郭一銘的父母驅車3天跨越1300公里從齊齊哈爾趕來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家人的陪伴是最大的幸福,我將帶著這份愛奔赴新征程。”郭一銘動情地說。
精神接力:一次奔赴山海的“青春宣言”
“考研是意志的淬煉場,即將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深造,這份收獲凝聚著個人的汗水,更承載著母校師長的托舉與厚望!”優秀畢業生代表在座談會上感念師恩。“今年,我響應國家號召加入西部計劃,愿將青春汗水揮灑在基層熱土。”另一位學子目光堅定。“建議增設‘科研方法與課題設計’課程,助力學弟學妹科研啟航……”即將赴海南大學攻讀博士的學子積極建言獻策。舉辦優秀畢業生、西部計劃代表座談會,深情回顧濱醫歲月,暢談未來規劃,積極為學校發展貢獻智慧。
典禮現場,特殊教育與康復學院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視障本科畢業生馮豪的發言感人至深:“五年前,我手持盲杖踏入濱醫,堅信這里會托起每個獨特的夢想。從1985年首批招收殘疾大學生,到視障、聽障教育體系的日臻完善,再到校園無處不在的溫暖細節,濱醫無聲踐行著:教育平等,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他深情感慨:“當教育的陽光足夠明亮,每一片葉子都能找到生長的方向,而我們,終將成為別人的光。”馮豪的故事生動詮釋了濱醫的育人溫度。
這是一堂“實踐之課”,濱醫精神的火炬正在新一代青年手中傳遞,他們以實際行動持續擦亮“作風樸實、基礎扎實、工作踏實”的畢業生品牌,照亮守護人民健康的壯闊征途。
閃電新聞記者 馮詩惠 通訊員 常靜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