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年,同時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國家已經確定在9月3日舉行閱兵儀式來慶祝這偉大的勝利。
至于有哪些外國元首會受邀參加成了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尤其是特朗普,日媒爆料他會在今年晚些時候訪華,如果是在閱兵時訪問,那將會是歷史性的一幕。
不過這些都未確定,倒是TikTok又要遭難了,美媒報道特朗普聲稱已經為TikTok找到買家,看來此前中方說的四個詞都沒被他聽進去。
再次劍指TikTok
作為如今美國最火的社交媒體軟件,TikTok身上的中國身份讓它多災多難,但同時也讓它越挫越勇,正應了那句話: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6月29日,美媒CNN報道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提到TikTok,表示:我們現在已經有TikTok的買家。
記者問到是誰時,他神秘地說道:可能會在兩周后披露,這是一群非常富有的人。
此時特朗普又提起TikTok是想干什么?
中美會談才得到實質性進展,美國心心念念的稀土中國答應批準了,也說好要取消一系列對華措施了,心里又打別的小九九了?
遙想當年TikTok第一次在美國遭到刁難,就是特朗普執政時期。
2020年8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國家安全”的理由禁止美國企業與TikTok進行交易,并且要求字節跳動在90天內剝離TikTok美國業務。
為何特朗普要對TikTok下手?
主要就是TikTok在美國太火了,已經影響到臉書、Ins、油管等本土企業了,簡單來說,就是美國人都被TikTok吸引,不想再用臉書、Ins等軟件了,影響到這些本土軟件賺錢了。
而且它來自中國,是美國本土社交軟件的天然敵人,于是扎克伯格等企業家就多次渲染“中國威脅”,勸說政府利用政策打壓TikTok。
特朗普政府一想扎克伯格等人說得有道理,于是一道行政令下,TikTok背上莫須有的“向中國政府移交數據”罪名。
盡管字節跳動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但每次都敗訴,即便是聯邦政府根本就拿不出切實證據,真可謂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023年2月,此時是拜登上臺,但他同樣選擇對TikTok下手,禁止聯邦設備使用TikTok,3月份美國眾議院就以352:65的壓倒性投票通過《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序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在165天內剝離TikTok。
到4月24日,這項法案正式生效,165天的截止日期就是2025年1月19日,在拜登下臺的前一天。
到今年1月17日,此時特朗普已經當選新一屆總統,還有兩天就要正式上任,美國最高法又以9:0裁定法案合憲,讓美國法院駁回rr的訴訟更有法律依據。
到1月19日22點,TikTok主動停服,也從應用商店下架,1.7億美國人想登上TikTok刷視頻、看美國換屆都沒辦法,引得民眾怨聲載道。
此時再次上臺的特朗普站出來安撫民眾,聲稱肯定不會讓TikTok消失,承諾上任后馬上就做出行動,確實20日他上任之后就立馬宣布延長對TikTok的禁令期限75天,直到4月。
到4月之后他又延長75天,到6月19日。而到6月19日之后,他又又延長了期限,這次時間還比前兩次長了,90天,直到9月17日才到期。
一次次地延長期限,為何他不直接廢止這項法案?他又不是沒有廢止過拜登時期的法案,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
一來是他想要爭取TikTok上的年輕選民,要知道字節跳動的這款社交軟件,不僅在咱們國內風靡,在國外也是獨一檔的存在,美國年輕人用了TikTok后就徹底愛上了。
連拜登團隊去年競選時都選擇入駐TikTok,獲得了22萬粉絲,這些可都是潛在的選票,特朗普作為“社媒治國”的政客,自然是不想放過。
二來TikTok作為遵紀守法(實際上)的企業,給美國交了不少稅,還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這樣的“搖錢樹”沒有砍掉的道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美國可以將其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提出要求中國不答應那就可以用TikTok來“威脅”一下,近期特朗普又提起TikTok,想必就是出于這個目的。
但TikTok顯然不是軟柿子,從剛開始被針對就開始極限自救,還有來自國家托底的底氣。
極限自救,國家托底
TikTok是如何自救的?操作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
2020年被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禁止與美國企業交易,并剝離美國業務。剝離怎么個剝離法?就是將TikTok賣給非中國企業,母公司字節跳動的股份只能占到20%以下。
TikTok嚴詞拒絕,并且將聯邦政府告上了法庭,然而在標榜自由、民主的美國根本就沒用,所有訴訟均敗訴。
但也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TikTok走出一步絕妙的棋——給1.7億用戶發送彈窗:
“國會正在計劃全面禁止 TikTok。” “在你們的政府剝奪 1.7 億美國人言論自由的憲法權利之前,現在就大聲說出來吧。這個計劃將損害數以百萬計的企業、摧毀全國無數創作者的生計,并剝奪藝術家的觀眾。讓國會知道 TikTok 對你并告訴他們投反對票。”
甚至還貼心地“Call Now”的按鈕,只要點擊立馬就能查詢所在地區郵政編碼,查到當地議員電話,讓憤怒的美國民眾打爆各地議員的電話。
如果不打,就需要退出應用重新打開。
知道自己最喜歡的軟件被國會迫害,很多美國民眾義憤填膺,馬上點擊按鈕。
那段時間,美國議員算是了解了東方大國的權謀術為何能傳承千年,不過這樣的辦法也只是出氣,要想真的在美國“活”下去,TikTok還是得讓美國政府放心。
于是忐忑推行15億美元“得克薩斯計劃”,希望將美國用戶數據庫儲存在甲骨文公司能讓美國政府和民眾放心,然而遭到了拒絕。
深知美國政府就是要故意針對,TikTok也就不再將重心放在美國,而是在泰國、墨西哥等地加速擴張。
畢竟美國也在TikTok1的海外市場中也只占據15%,有何割舍不下的呢?
但美國民眾失去了TikTok,也不會再回到臉書、Ins等本土社交軟件上,反而是成了“TikTok難民”涌入中國的小紅書,意外讓小紅書體驗了一把國際頂流的滋味。
甚至還讓中國網友明白,小時候看過的公知文章太多了,導致身在福中不知福,中美對賬后瞬間就覺得在中國還是好了。
而TikTok憑借短平快的視頻優勢,今年第一季度泰國的GMV增速達到217%,成為全球第一大站點,墨西哥上線首周銷售額就超過600萬美元。
當然,美國民眾不用擔心從此失去TikTok,因為美國政府不會放棄這樣的平臺,同時早在2020年特朗普宣發行政令之后,中國政府就給TikTok上了一道保險。
2020年8月28日,中國商務部和科技部調整《中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和《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將“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和“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等納入限制出口名單。
這樣一來,TikTok想將核心技術賣給美國企業都沒辦法,因為賣了就違背中國的法律,只能抵抗到底,美國政府礙于這一層,也無法強買強賣。
而今年3月份TikTok的寬限期又即將到期時,外交部發言人再次闡明中國的立場:要求美國為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在美發展提供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自身又硬實力,國家也在背后托底,TikTok自不必理會特朗普一而再再而三的恐嚇。
參考信息:
國際在線:美媒稱特朗普已為TikTok找到買家-2025-06-30
觀察者網:特朗普再放風:有很多潛在買家,人們對TikTok非常感興趣-2025-03-31
觀察者網:TikTok支棱之后,局面開始變化-2025-01-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