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X.L.Y
前言
特朗普計劃開啟訪華行程,有哪些看點?從以打促談到尋求訪華,美國為何改變對華溝通方式?
最近,白宮放風稱,它們正在策劃特朗普的訪華行程,目前暫定讓特朗普帶上一支規模龐大的總裁團,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黑石CEO施瓦茨曼、英偉達CEO黃仁勛、以及亞馬遜CEO賈西等數十名足夠分量的商業巨鱷。
特朗普一改往日強硬態度
美國當地時間6月29日,福克斯新聞節目播放了特朗普的專訪,面對主持人再次試圖炒作所謂“中國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話題時,他一改平日的強硬態度,轉而試圖淡化對中美關系不利的話題,強調華盛頓與北京“相處得很好”。
特朗普明顯打算緩和中美關系的表態,進一步坐實了他可能打算訪華的計劃。根據日媒《日經亞洲》在6月28日的爆料,特朗普計劃率領數十名美企CEO訪華,而且美國官員正在為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制定計劃。
美國國債已經突破36萬億元
特朗普急于訪華的背后,是一場正在醞釀的金融風暴,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萬億美元,創下二戰以來新高。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再次發出警告,將美債的狀況比作“財政心臟病”,今年美國政府收入預計5萬億美元,支出卻高達7萬億美元,赤字達2萬億美元。此外,還需1萬億美元支付債務利息。
“當市場意識到債務問題無法通過印鈔解決時,資本將加速流向實際產出更高的經濟體。”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道。他預測美債危機可能在“6個月至6年間爆發”。
債務上限早在1月就撞上36.1萬億天花板,財政部靠“非常規手段”硬撐5個月。財長貝森特承認已到“警戒線”,但堅稱“絕不違約”。然而30年期美債遭機構集體拋售,“新債王”岡拉克的基金公開做空,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緊急撤離長債。
危機的根源是在美國自己,畢竟特朗普政府一邊減稅推高赤字,一邊狂砸軍費,2025年軍費預算8950億美元,新減稅法案未來十年會讓赤字再增3.3萬億美元。更糟的是老齡化加劇,社保醫療支出占預算43%,勞動力卻短缺。
訪華團里還有馬斯克
訪華團里的馬斯克引發關注,要知道此前他與特朗普鬧得很僵,甚至被特朗普前顧問班農威脅“政府可直接拿下SpaceX控制權”。
如今特朗普不計前嫌,背后全都是利益算計:馬斯克在移民議題上反對加州州長紐森打擊非法移民的立場,與特朗普高度契合;中期選舉在即,若失去馬斯克可能提供的巨額競選資金,特朗普勝算將大幅縮水。
對馬斯克來說,其商業帝國根基深植美國政策土壤,無論是電動汽車稅收補貼、“星鏈”合同還是企業運營調查,特朗普政府手中的每一張牌都足以讓他承壓,這才有了雙方的“再度聯手”。
那張天文數字般的賬單,才是真正的主角
這趟“超級訪問”背后,藏著華盛頓一個幾乎說不出口的秘密:窮。
美國的國債已經飆到了36萬億美元,更讓白宮頭疼的是,曾經的大債主中國,這幾年一直在悄悄地、持續地拋售美債。這動作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等于是在給一座本就漏水的金融大壩底部,又鉆了幾個眼。
所以,特朗普這趟東方之行,首要任務就是穩住這位“前金主爸爸”。說白了,就是來化緣的。無論是希望中國能重新買點美債,還是把錢投到美國,都是為了給那張快要爆掉的信用卡,爭取一點喘息的時間。
特朗普的算盤,是敲給華爾街,更是敲給選民聽的
國庫空虛是里子,政治前途才是面子。特朗普是個何等精明的賭徒,他比誰都清楚,明年的大選近在眼前。如果他搞不定這個天文數字的國債炸彈,那他重返白宮的夢想,隨時可能被炸得粉碎。
誰都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更不想替前任“背鍋”。這場看似的外交大戲,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自救”。他急需向美國國內的選民證明:看,只有我能修復與中國的關系,只有我能搞定這筆爛賬。這既是競選的籌碼,也是提前甩鍋的鋪墊。
打不贏的貿易戰,只好換張牌桌,陪個笑臉
美國總是揮舞著關稅大棒,擺出一副“不聽話就揍你”的架勢,想用極限施壓逼中國跪下。結果貿易戰沒少打,中國愣是沒趴下,反倒是美國的自己人叫苦不迭。
企業成本飆升,老百姓錢包縮水,物價像坐了火箭。中國這邊見招拆招,幾張反制牌打出來,就讓華盛頓疼得齜牙咧嘴。
所謂“總裁外交”,不就是換個姿勢,用商業訂單的胡蘿卜,來代替關稅制裁的大棒嗎?這種從“以壓促變”到“以利求和”的轉變,本身就是一種姿態的放軟。這招在中東嘗到過甜頭,不知道在東方是否還靈驗。
就連曾經的死對頭馬斯克,也得捏著鼻子登船
在這份豪華隨行名單里,馬斯克的名字最扎眼,也最富戲劇性。誰不知道他和特朗普在網上隔空互懟,罵戰打得人盡皆知,幾乎撕破了臉。如今這對“老冤家”要在一架飛機上談笑風生,這背后全是赤裸裸的利益。
對特朗普來說,馬斯克就是一張會走路的超級支票,是競選路上最渴望的提款機。更何況,馬斯克在移民等問題上的強硬態度,簡直就是特朗普的“嘴替”,堪稱完美的政治盟友。
而對馬斯克來說,這趟旅程,恐怕是硬著頭皮也得去。他再有錢,再是世界首富,他的特斯拉工廠和“星鏈”衛星,都長在美國的土地上,呼吸著華盛頓的空氣。政治的風向,能在一夜之間決定他商業帝國的生死。就像特朗普的前顧問說過的狠話:政府真想動手,可以直接接管SpaceX。
北京隔岸觀火,看得清清楚楚
面對這支浩浩蕩蕩的“史上最強商幫”,北京的決策者們恐怕早就備好了茶,隔岸觀火。
這支“豪華旅行團”看似來勢洶洶,實則寫滿了焦慮。中方一眼就能看穿這背后的真實算盤,自然不會傻到去當那個為美國財政危機買單的“冤大頭”。
合作的門當然是敞開的,生意也可以談。但前提是,你得坐下來,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談。想靠幾份商業合同,就換取中國在核心利益上的退讓,這算盤未免打得太響了。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