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是我一生的貴人,是我非常重要的恩師”,
上學的時候,這個姑娘就性格好,長相好,說話惹人喜歡,
小時候的她對以后能不能出名是沒有什么概念,
賈玲上北電那一年,姐姐也考上了傳媒大學。
但是家庭拮據,負擔不起兩個孩子的學費,姐姐放棄入學機會,
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妹妹,賈玲因此很努力的學習。
讓賈玲開始拼命,應該是母親去世,為了給自己謀一個好的未來,給姐姐分擔壓力。
但相聲學習真的很難,為了練口條,要嘴里含石頭,把嘴磨得都破了,
她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成了馮鞏重點栽培的女徒弟。
但女孩子做相聲這一行,要承受很多的非議,大俗即大雅,
有些段子也不適合女生來說,一個女孩子要接受扮丑,被調侃,
沒有一定的心理建設,真的吃不了這碗飯。
而馮鞏在這時候也給了賈玲一個好的搭檔,就是白凱南,
白凱南的成長環境和賈玲還不太一樣,從小就有很大的抱負和野心,
但入圈之后發現事與愿違,但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拿過不少獎項,
賈玲因為性別原因,有實力但賺不到錢,經常讓姐姐倒貼。
08年時候,是兩人第一次合作拿獎,09年兩人也是登上了央視的晚會,
讓大家熟知,也讓馮鞏感慨,孩子們也是熬出頭了。
之后的幾年,兩人大紅大紫,場場演出爆滿,
但白凱南是急功近利的人,著急拿流量變現,沒有精力再去琢磨內容,
沒了好的內容,自然沒有什么好結果。
兩人就算上同臺節目,白凱南被吹捧,
而賈玲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配角,兩人徹底分道揚鑣。
13年兩人再次合作上了百變大咖秀,但因為這個節目,也遭到了老師馮鞏的批評,
賈玲也因此反思了自己,認為好的相聲演員,還是要靠作品說話,
于是雙方再次走向了不同的路。
誰沾誰紅的娛樂圈“紅尺”,如何把自己作沒的
曾經內娛舉辦過一次誰是你最愛的女明星,
上百位明星爭奇斗艷,但穩居第一位的居然是賈玲,
也有人說,誰跟她搭上誰就紅,易烊千璽、張小斐都是這樣,
賈玲憑著自己的親和力,當年誰沒有為那句:“你只是姐的過客”笑出聲。
和當紅男星做游戲,男星粉絲都沒有人說什么,
說是,她受女孩子喜歡是因為對男人沒有吸引力,但事實肯定不是這樣啊。
2021年,一部你好李煥英,讓這個胖胖的姑娘成功轉型,
首次當導演,就拿到了斐然的成績,
半月票房就破44億,成為內地唯一一個破億女導演。
因為這部電影,她一整年都掛在熱搜上,很多都是對她的贊美,
但也有質疑的聲音,賣情懷的電影,拿這么高的票房,
將她推上了事業高峰,而她也不再是曾經那個落魄的小女孩了。
在 “流量至上” 的娛樂圈,賈玲的存在像一股清流。
2014 年陳妍希版《神雕俠侶》播出時,“小籠包” 的調侃鋪天蓋地,
甚至有網友 P 圖惡搞,當記者故意問賈玲如何看待 “最丑小龍女” 時,
她接過話筒笑說:“其實我覺得挺好看的,要不這樣,
以后大家說小龍女,就說‘瘦的是陳妍希,胖的是賈玲’,這樣你們就不會覺得她丑啦。”
這句看似玩笑的話,讓陳妍希在后臺紅了眼眶,
多年后她在采訪中仍感慨:“那時候真的覺得,這個姐姐怎么會這么暖。”
更讓人難忘的是 2016 年包文婧婚禮上的 “救場” 事件。
當柳巖被伴郎團起哄推入泳池、全場嘉賓哄笑時,
只有賈玲一個人沖上去擋住鏡頭,她一邊說一邊掏出紅包塞給伴郎,
用看似圓滑的方式化解了一場可能的輿論危機。
這段視頻后來被無數女性觀眾奉為 “社交教科書”,
網友們發現:這個總是笑出褶子的姑娘,關鍵時刻總有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這種溫柔不是毫無原則的討好,2023 年減肥成功后,
賈玲在采訪中坦言:“以前在綜藝里扮丑、裝瘋賣傻,其實都是不得已。
誰不想漂漂亮亮的呢?但那時候沒人看你有沒有內涵,只能靠這種方式讓觀眾記住。”
這段話引發爭議,有人覺得 “幻滅”,
但更多人理解:那個曾在雨中為別人撐傘的姑娘,自己也曾在泥濘中摸爬滾打。
隱婚六年?丈夫比自己小七歲?
42 歲的賈玲至今未婚,這在娛樂圈本是尋常事,卻因她的 “國民度” 成為熱議話題。
某娛樂記者爆料稱她已隱婚六年,丈夫是小七歲的合伙人孫集斌,
甚至曬出兩人同進同出的照片。
消息迅速發酵,網友們扒出孫集斌作為大碗娛樂聯合創始人,
曾參與《你好,李煥英》編劇工作,兩人在片場互動頻繁。
面對鋪天蓋地的猜測,賈玲和孫集斌很快通過工作室辟謠:“我們是工作伙伴,
也是認識多年的朋友,關于婚姻的傳聞純屬不實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賈玲在回應中特意提到:“女性的價值不應該由婚姻定義,
我現在有熱愛的事業,有家人和朋友,已經很幸福了。”
這番話被女性主義媒體點贊,認為她打破了 “大齡女性必須結婚” 的社會規訓。
事實上,賈玲的情感觀早已在作品中透露。
《你好,李煥英》里,她借母親之口說出:“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好”。
《熱辣滾燙》中,主角林春麗最終放棄對男性的依附,選擇自我成長。
這些創作細節或許暗示著,這位從底層摸爬滾打的女性導演,
早已將 “獨立” 二字刻進了生命底色。
新電影播出在即,網友這次不買賬了
當年一部《你好李煥英》讓她穩坐身價過億女導演寶座,
但之后一部《熱辣滾燙》將口碑和路人緣敗的一干二凈,
李煥英其實還好,熱辣滾燙的宣發,是以賈玲瘦了為噱頭,一點路透都不放,
很多人為了看賈玲到底瘦沒瘦,瘦了多少,
跑去電影院了一部電影,居然不是因為電影本身火的,而是因為演員瘦沒瘦火的,
可能全球也就這一部了,同時也將減肥和成功劃了等號,販賣容貌焦慮,
甚至有健身房打著:“賈玲都能瘦你們必須要努力”博眼球,
劇情內容也是俗套的兩女爭一男,第一部打著想媽媽的名義來個小品合集,
第二部為了自己減肥更省事兒,直接抄作業,連標點符號都抄那種。
敗光了路人緣,還是別再霍霍別人了。
如今賈玲的新片《轉念花開》延續 “話題先行” 策略,
尚未上映便因 “反傳銷” 題材與楊紫的偶像劇形象沖突遭集體抵制,
社交媒體上涌現大量 “抵制過度營銷” 的聲音,
豆瓣討論帖指出 “電影營銷不該剝奪觀眾說不的權利”
平臺超 20 萬網友對《轉念花開》標記 “不看”。
也有人說,自從她說她現在不裝了我就不喜歡她了,
因為以前我是真的喜歡她,沒想到她說她以前是裝的。
《熱辣滾燙》的過度營銷不僅是個案,更是當下影視行業 “流量至上” 生態的縮影。
結語
對于觀眾而言,這種模式最終導致的是信任透支,
只有回歸創作初心,讓內容真正成為電影的靈魂,
才能避免 “熱辣滾燙” 式的營銷狂歡再次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