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是新時代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破題之鑰”,更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堅持黨建引領,實行專項行動,是著力破解物業治理“老大難”問題的有力舉措。4月底,全區召開了嘉定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推進會,下發了《嘉定區關于開展2025年度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方案》,擬通過建組織和建機制同推、黨建引領和行業管理聯手、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并重等舉措,全方位加強黨對小區治理的領導,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社區善治的生動圖景。6月27日起,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推出“我家事·大‘嘉’辦”系列報道,蹲點報道部分街鎮、小區的經驗做法。
在嘉定永靖路898弄五月花公寓,2329戶居民曾長期被房屋滲漏水問題困擾。2024年,一場名為“滴水不漏”的系統治理行動讓困擾多年的難題迎刃而解——帶頭人正是業委會主任、退休公安干警周慶成。從守護城市安全到守護鄰里安寧,這位有著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贏得民心。
把辦公室“搬”到居民心里
“當了業委會主任,不光得‘坐得住’,更得‘走得動’。”回憶起剛上任的那段時間,周慶成說,“那段時間,幾乎每天拎著一本記錄本在樓道里穿梭,一個上午跑三四棟樓是常事。”
那本記錄本里,密密麻麻寫著居民反映的問題和他自己的處理建議。哪個樓道口地磚破損、哪棟樓外墻脫落、哪里的路燈不亮、哪里有衛生死角……他一條條記下,辦一件劃一條橫線。
“剛開始去敲門,很多人不開,覺得又是來走走形式、擺擺樣子的。”為了打消顧慮,周慶成干脆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承諾隨時傾聽民聲,表示“群眾事就是天大事”。
看似簡單的“開門辦公”,讓業委會迅速與2329戶居民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一次,一位住在頂樓的獨居阿姨半夜發現天花板滴水,撥通電話后,他趕到現場陪同處理直至凌晨。“不夸張,老周是我們整個小區的‘全天候熱線’。”居民高阿姨對這位剛上任的業委會主任連連稱贊。
通過兩輪全覆蓋式上門走訪,周慶成和團隊共收集到120余條具體訴求,涉及漏水、墻體剝落、電動車停放等多方面問題,他將居民關于滲漏水、墻體脫落等問題的焦灼心聲一一記實。整理出詳細問題圖譜,也給后續施工精準發力打下基礎。
治理不是“獨角戲”
周慶成常說:“干就要干出樣子來,讓居民看得見變化、摸得著實惠。”2024年,他牽頭組織實施小區自2016年以來首次大型樹木修剪工作,有效解決了1-3樓居民的采光難題。今年,針對小區非機動車停車難問題,他帶領業委會成員和物業公司專職人員,在每個樓道口進行精密測繪,制作圖紙,計劃在各樓道口增設停車點位,方便居民停車使用。目前意見征詢工作已結束,通過率達到了83.5%。
為了把“民心工程”做成“放心工程”,他牽頭組建了一支“紅色監理團”,由業委會成員、黨員骨干和居民代表組成,監督施工現場。從樓道內瓷磚修復到外墻滲漏水維修,從電梯維保到緊急維修,他們從不放過每一處隱患點。
“現在業委會做事特別仔細,質量、安全、錢都管得牢牢的。”居民張女士說,“這些工程看得見、靠得住,我們住得很踏實。”
如今,小區的環境衛生越來越整潔,停車管理越來越有序,困擾居民多年的滲漏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電梯安全也有了保障。一個個曾經的“急難愁盼”,正在變成實實在在的“幸福清單”。
“原先在公安條線是守護城市平安,現在在社區更要守護千家萬戶的煙火氣與獲得感。”周慶成說,他和業委會團隊始終把“人民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標尺”刻在心里、落在行動中,用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回應居民關切,贏得實實在在的信任與支持。
撰稿:戴懿昕
編輯:李藍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