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2025年6月30日《焦作日報》A03版
全國文明校園巡禮
文明如水流淌 校園桃李芬芳
——焦作市實驗中學創建全國文明校園掠影
核心提示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焦作市實驗中學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鮮明的育人特色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成為本屆我市入選的唯一一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2年承載育人使命,文明如水流淌,潤物無聲中,校園桃李正芬芳。
6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中考圓滿結束。
機器人實驗室。
在焦作市實驗中學門前,不僅有剛剛參加完中考的應屆畢業生,拉著老師親切合影,也有參加完高考的實驗學子重回母校,感恩那場“為每位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師生相遇、教學相知。
習近平總書記說,文明如水,潤物無聲。
在焦作市實驗中學,文明如水流淌,浸潤師生心靈。
足球課堂。
這所走過72年光輝歲月的老校,一園一景皆用心,一言一行皆育人,文明校園的精致模樣,在三尺講臺上,在瑯瑯書聲中,文明校園建設如春風化雨,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以點滴文明涵養師生品格,讓理想信念助力青春飛揚。
學生們的英語室外課堂。
走進這所全國文明校園,文明的力量不張揚,你會看到每一位老師的溫文爾雅,每一名學生的朝氣蓬勃……文明,正成為校園最美的風景,成為校園最溫暖的底色。
讀書會活動開幕現場。
“為每位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該校黨委書記袁廣利堅定地說。
— 先鋒領航 —
黨建內驅力激發教育原動力
先鋒領航,“頭雁”振翅。
焦作市實驗中學始終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凝心聚力建設一支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以黨建內驅力激發教育原動力。
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袁廣利為組長、校長肖予等同志為副組長的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黨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在黨建工作“12345”工程中澎湃無限發展動能,凝聚磅礴文明力量。
市實驗中學黨委書記袁廣利上專題黨課。
何謂黨建工作“12345”工程?
即圍繞一個中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發揮兩個職能,思想教育和凝聚力量;實現三個目標,舉旗幟、展形象、提質量;做好四個統籌,統籌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統籌做好校園文明創建工作,統籌做好校園安全工作,統籌做好黨群工作;完善五項服務,服務黨支部建設,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服務教師隊伍建設,服務教學研究,服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的征途上,該校黨的建設日益加強,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在學校治理體系的科學完善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確保校黨委積極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為教學改革注入紅色力量。
該校多次獲評“焦作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正彰顯著這個教育紅色堡壘的政治擔當。
— 文明浸潤 —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頻共振
6月24日,在安陽市紅旗渠紀念館,2025年首次“中國好人榜”發布。
來自實驗中學的2025年新晉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喬昱皓聆聽中國好人的故事,為中國好人獻花,完成了好少年與中國好人的“雙向奔赴”。
學校始終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立了“以文化人、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讓以文化人與以文育人同頻共振,以《學習習慣八條常規》和《行為習慣八條常規》為依托,夯實主題教育,讓實驗學子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牢牢樹立民族復興夢想。
“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中,實驗學子講述奔赴山海的夢想;在“國旗下講話”的慷慨激昂中,實驗學子感受祖國發展的步履鏗鏘;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等重大歷史節日中,實驗學子走進一段段屈辱歷史,挺起民族擔當的脊梁;在“學雷鋒活動日”“評選文明學生”等全年不間斷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中,實驗學子展現個性風采,鑄就青春華章。
到勞動實踐基地去,到紅色教育基地去,到人民法院法庭去……一場場“零距離”的學思踐悟,增強實驗學子的勞動意識、法律意識,讓愛國情懷在學生們心中激揚。
不僅如此,該校還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在校門口,設有防欺凌舉報信箱和電話;在校園內,專業的心理輔導室敞開大門,心理咨詢熱線電話保持暢通,專職心理教師及時幫助學生擺正人生航向。
正因如此,好少年不止喬昱皓一人。
梁航瑞獲評“河南省文明學生”,九年級16班被授予“河南省學雷鋒先進集體”稱號。多年來,該校還有多名學生獲得全市“新時代好少年”稱號,百余名學生被評為焦作市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
潛移默化中,每一個孩子都展現出內心沉淀的文明力量。
2024年暑假期間,該校七年級16班的劉相辰同學因拾金不昧的善舉,獲得了西安游客贈送的錦旗。
呂一華、雒涵玉代表焦作市參加河南省“學憲法 講憲法”演講比賽,因精彩表現,獲得二等獎。
在實驗中學,為每位學生終身發展奠基,讓每一個孩子都閃閃發光,是照進現實的夢想。
— 強基鑄魂 —
師德師風沉淀文明光芒
在“Word”世界中,如何“拼”出精彩?
6月17日、18日,連續兩日,由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李運超老師策劃的七、八年級Spelling Bee英語拼詞大賽如火如荼。兩場異彩紛呈的賽事,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與交流的舞臺,掀起了校園英語學習新熱潮。
市實驗中學黨委書記袁廣利與同學們交流談心。
早在今年5月,實驗中學名師工作室專題講座文科專場、理科專場接連舉辦,為參會教師帶來了多維度的啟發。
在實驗中學,以名師工作室為樞紐打造的“教學·科研·創新”一體化平臺,正在培育更多兼具學術底蘊與實踐智慧的“大先生”。
這是學校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傾力打造師德高尚、敬業奉獻、恪盡職守、務實勤勉教師隊伍,鍥而不舍,強基鑄魂,結下的喜人碩果。
教師作為文明的執行者和傳播者,是文明校園創建成功的核心力量。該校不僅凝聚了師范類學校的各學科優秀畢業生,211院校畢業的研究生也紛紛加入教師隊伍,高尚師德強樹優秀師風,沉淀出更多文明光芒。
學校積極推進“雙減”背景下的教學實踐,堅持“學習+教研”“鞏固+創新”,教師的專業理念在實踐中更新,專業能力在課堂上提升,真正實現了文明之光照耀下的“三方共育”,也完成了三年一次的學校、家長、社會同頻共振的“三向奔赴”。
在逐漸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教育生態中,多名老師獲得多項榮譽。
黨委書記袁廣利被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命名為“焦作市2021年度名校長”,薛斐、殷仲冬、黃巧等5名教師被命名為“焦作市年度名師”,王寧、姬生姣參加全國優質課大賽均獲得一等獎。近幾年來,該校共有80余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優質課大賽中獲得大獎。
師者之風,山高水長。
學子之范,教學相長。
近年來,學校升入焦作一中等省級示范性高中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張思遠、張欽同學躋身西交大少年班,詹望之、閔梓軒、劉天毅、王嘉欣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步入清華大學名校殿堂。
“在教學中關注青少年心理狀態,實驗中學的老師因材施教,教育有方,孩子們學習的后勁比較大,為贏在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校一名學生家長說。
焦作市常颯颯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
在實驗中學,這樣溫暖的一幕,時常上演——
學生已畢業多年,因有他們心愛的教師在,他們也喜歡“常回家看看”。有的老師,盡管學生已畢業多年,還會和部分畢業生“一期一會”,關注著他們是否健康成長,心甘情愿成為傾聽他們心聲的“樹洞”,給予他們成長之路上的關懷和力量。
有學生說,實驗中學是他們心靈成長的“原鄉”。
— 溫暖互動 —
“五育”并舉全面發展 師生相攜受益終身
2025年中招考試前,該校黨委書記袁廣利隨機走進幾個畢業班,和孩子們共度端午節。
他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許下“金榜高‘粽’”的美好寓意,也給孩子們帶來了三把“金鑰匙”——錯題復盤法、時間切片術、情景模擬戰。
見證過6屆學子從這里啟航的袁廣利告訴孩子們,中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既是壓力更是勛章。最后的沖刺不是與他人的較量,而是與自己的對話。
市實驗中學校長肖予為獲獎學生頒獎。
孩子們的掌聲,是對學校教育思路的認可。
這樣溫暖互動的一幕,在這所全國文明校園里,幾乎可以說是常態。
孩子們在異彩紛呈的互動中與自己對話,讓自己成長。
今年5月,市實驗中學第七屆校園文化藝術展演活動翩然而至。聲樂、舞蹈專場上,實驗學子純凈的嗓音、動人的旋律,優美的舞姿,震撼全場。選手們時而深情款款,時而自信昂揚,每一首歌,每一支舞都閃耀著市實驗中學學子的光芒,它不僅是才華展示的舞臺,更像一顆美育的種子,讓學生終身受益。
去年4月23日,由中共焦作市委宣傳部主辦,焦作市教育局和焦作市實驗中學承辦的“共建書香焦作 共享現代文明”——焦作市世界讀書日主題閱讀活動暨第三十五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焦作市實驗中學報告廳舉行。
同年5月,焦作市中小學美育浸潤計劃在焦作市實驗中學進行。學校教師讀書會“閱微書社”的成員參加了“書香焦作全民閱讀”暨“寶水潤懷川”喬葉讀者見面會,近距離與名家對話,采擷書香,讓更多的學生親近名著,親近閱讀。
在“奔跑吧·少年”2024年河南省青少年U13比賽中,該校學生代表焦作市參賽,憑借頑強的拼搏精神、精湛的球技和默契的團隊配合,最終摘得男女籃雙項桂冠。
市實驗中學堅持的“五育”并舉,在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多彩賽道上,奔跑出屬于該校獨有的颯爽英姿。
學校開展了校園足球、男子舞蹈、信息奧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在河南省初中信息奧賽中,該校信息奧賽社團學生屢次獲獎,獲獎總人數居全省初中學校第一名;校女子足球隊獲得2021河南省校園足球“省長杯”比賽一等獎;學校榮獲2023年藝術工作先進學校;九年級17班吳佑琳在少年(U18)田徑賽中取得了全國第五名的優異成績;9年級18班李桐源參加2024河南省詩詞大賽,所在團隊榮獲一等獎,個人榮獲二等獎。
文化潤心,德育養人。
文明校園的文化建設,不只是活動的豐富多彩,更在于文化所傳遞的價值共識。文明基因的沉淀,正在為實驗中學的未來,蓄積精神力量。
— 仰望星空 —
文明如水潤澤校園 春風化雨助力成長
文明創建,我們腳踏實地。
面向未來,我們仰望星空。
在實驗中學,良好的校園文化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浸潤心田。
地理模擬實驗室。
校園廣播站天天都有新內容,板報、櫥窗日日都有更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明禮儀、傳統美德、環保等主題教育常伴學生校園生活。
學校定期邀請心理教育專家史果,家庭教育指導專家高閏青,河南理工大學教授錢洪偉、史德新、邱莎莎,河南博物院副院長李琴等專家到學校作報告,助力同學們以更寬闊的視野、更自信的狀態迎接學習和生活。
潤物無聲,風尚自成。
全國文明校園的育人之力,不僅在課堂、在活動,也在無聲的空間與細節之中。實驗中學的校園,已經不僅僅是求知問學之地,更是審美與精神共同成長的所在。
2025年中招考試結束之后,校園里只有兩個年級的學生,即將迎來漫長的暑假。
即便假期將至,校園內依然是一番蓬勃向上的景象,學生們與晨光相伴的瑯瑯讀書聲,格外醉人,高大的白楊樹已有七十多年歷史,挺拔高潔,為校園增添了綠意和古樸的氣息,綠樹掩映間,文明如水,悄然在校園里流淌。
學校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為契機,將全面優化校園環境,著力提升綠化景觀,規范校內車輛管理,營造更加安全的校園周邊治安環境。
在此基礎上,學校還將繼續精心打造一流的教學設施,如3D打印創新實驗室、智能機器人探索室、地理環境模擬室、黨員學習交流中心、多功能報告廳以及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與安靜的閱覽室等,讓全國文明校園更有“文明范兒”,讓一個既富有人文關懷又科學嚴謹的校園文化環境,成為莘莘學子理想的學習場所。
校園,因文明更加美麗和諧。
文明,讓校園更具精神氣質。
“團結、務實、創新、奮進”的焦作市實驗中學,文明如水靜靜流淌,校園桃李正芬芳。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新瑞 趙改玲/文 吉亞南/圖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王 鵬 郭子軒
責 編:王建新 審 核:趙曉曉
編 輯:孫浩翔 校 對:薛 瑩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