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9時,晴空萬里。在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北門國旗廣場上,來自中小學校的學生代表和“小雨滴”志愿服務隊代表、陸軍工程大學官兵代表、雨花臺區教育系統代表、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職工代表,以及自發前來現場的市民群眾,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激昂旋律中莊嚴肅立。隨著國歌奏響,所有人的目光追隨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少先隊員胸前的紅領巾與黨員胸前的黨員徽章交相輝映,勾勒出“薪火相傳”的信仰圖景。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為充分發揮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育人功能,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舉辦了“童心向黨映初心 薪火相傳綻芳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特別活動。通過莊嚴的升國旗儀式、童聲合唱紅色經典、沉浸式情景劇演出及紅色研學課程,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感悟信仰力量。
升國旗儀式后,雨花臺區實驗小學學生代表以清澈嘹亮的童聲唱響經典歌曲《紅紅的雨花石》,稚嫩而堅定的歌聲在烈士陵園上空回蕩,仿佛將雨花英烈堅如磐石的信仰化作音符,叩擊著現場每一位觀眾的心弦。這首創作靈感源于雨花臺的紅色童謠,通過新時代少年的演繹,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情感紐帶。
雨花臺區教師代表在國旗下演繹情景劇《就是燒成灰,我鄧中夏也是共產黨人》,以鏗鏘誓言再現雨花英烈的赤膽忠心;“小雨滴”志愿者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內呈現青少年版沉浸式演出,通過情景互動讓歷史“活”起來,生動詮釋了雨花英烈堅定的理想信念、赤誠的愛國情懷、深厚的為民初心和英勇的擔當精神。
鄧中夏的扮演者是雨花臺區教育局組織科科長田興穎,他動情地告訴記者,自己從2022年6月27日參與雨花臺區委教育工委“沉浸其中”黨建品牌項目,開始在情景劇中扮演鄧中夏,3年來共宣講100多場。每次演出他都覺得是和英烈的一次心靈溝通,對英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演出,將雨花英烈精神向更多的群眾傳播,讓紅色信仰深入人心。
沉浸式劇場演出結束后,“雨花臺的四季風華”研學課程——《花兒的群像》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弘揚廳正式開課。課程以雨花臺四季花卉為切入點,講解員通過生動的講解,將繽紛花朵的自然之美與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有機融合。草木無言,精神有聲,青少年們在聆聽英烈故事的過程中,更直觀地感悟英烈們如花兒般頑強不屈的精神品質。
研學課程的最后,青少年們親手制作寄托哀思的紙藝花朵,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里,敬獻在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前。這一朵朵精心制作的花朵,不僅承載著新時代青少年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而且展現了他們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堅定信念。
江南時報記者 孫海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