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愿者講解展示的非遺作品
扎染老師展示作品
當千年非遺技藝遇見新時代黨建引領,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本報“黨報熱線進社區”欄目記者深入城關區雁園街道,見證基層黨組織以黨建為“紅色引擎”,創新探索“黨建+非遺”基層治理的新模式,探尋傳統文化如何為基層治理注入鮮活生命力的答案。
黨建引領 非遺傳承新篇啟幕
6月26日,陽光灑滿天慶格林小鎮小區,雁園街道黨建引領非遺傳承行動在此啟幕,甘肅省首個隴原巧手社區實踐基地同步揭牌落戶。“今天,我們在這里開啟‘黨建+非遺’的全新征程,這不僅是基層治理與文化傳承的大膽嘗試,更是為轄區居民打造精神家園的生動實踐!”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雁軍鏗鏘有力的致辭,引得陣陣掌聲,掌聲中飽含著居民對非遺融入社區生活的熱切期待。
隨著紅綢緩緩揭開,“隴原巧手中河社區實踐基地”字樣熠熠生輝,標志著各方力量將以非遺為媒,以黨建為魂,為基層治理與社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以黨建引領聚合資源,雁園街道聯動甘肅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非遺師資、天慶物業“紅色物業”的場地優勢,在格林小鎮小區精心打造黨建驛站。
“驛站首先推出非遺小匠人計劃,依托全省首家社區隴原巧手實踐基地,開設暑假托管班,圍繞中華傳統文化和二十四節氣開展非遺手作課程,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厚植文化根脈,同時與非遺相關的其他進小區、進校園活動也將陸續開展。”中河社區黨委書記張麗介紹道。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為非遺傳承培育了新生力量,更搭建起基層黨組織凝聚民心、服務群眾的新橋梁。
“這種‘黨建+非遺’的創新模式,既讓傳統文化走出‘深閨’,也讓我們感受到非遺代表性項目就在身邊,我們可以去參與、去感受。我認為這正是基層治理有溫度、有質感的一個表現,生活在這樣的社區我覺得很幸福。”參與當天活動的轄區居民李巧英對記者說。
非遺展演 傳統文化綻放新姿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國家級二級茶藝師云熙身著素雅漢服,指尖流轉間,點茶技藝盡顯東方雅韻。她將茶餅碾成細末,篩粉、注水、擊拂,動作行云流水,茶湯表面漸漸泛起雪白泡沫,化作梅蘭竹菊等精美圖案。“點茶不僅是技藝,更是古人‘一期一會’的生活美學。”云熙的講解,讓圍觀居民沉醉于千年茶文化的深邃意境。
臨近的攤位上,甘肅婦女兒童服務中心老師吳萬霞的染纈、香牌展區同樣熱鬧。她將素白布料折疊、捆扎,浸入染料,片刻后展開,暈染出的藍白圖案如流云飛瀑;制作香牌時,沉香、檀香等10余種香料經研磨、糅合、塑形,一枚枚古樸雅致的香牌帶著清幽香氣誕生。“傳統文化不該被束之高閣,而是要成為可觸摸、可體驗的生活日常。”吳萬霞的話語,道出了非遺傳承的時代命題。
剪紙攤位前,老藝人剪刀翻飛,片刻間“連年有余”的金魚便躍然紙上;編繩師傅手中,五彩絲線化作靈動的中國結;扎染布隨風輕揚,絢麗色彩勾勒出傳統美學的當代表達。居民們或駐足觀賞,或親手體驗,笑聲中傳遞出的,是傳統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歡樂。
“太棒了!沒想到在自家小區里就能體驗到這些非遺代表性項目,聽說今后還有系列活動和課程會在小區里開展,我很期待!一定要帶著孩子去參加。”轄區居民莫晶歡對記者說。
共建共享 基層治理添新動力
黨建紅引領非遺韻,如何讓這一創新模式更好賦能基層治理?在當天的活動現場,雁園街道還舉行了黨建聯席會,各方代表暢所欲言。
“非遺融入社區,就像播下文化種子,未來必將長成參天大樹。”甘肅省婦女兒童服務中心副主任聶維軍點贊道。華辰小學副校長徐曉華則提出“非遺進校園”新思路:“通過家校社聯動,讓孩子們從小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科教城社區黨委書記王志強深受啟發:“我們也要挖掘資源,打造特色文化陣地,讓社區更有‘精氣神’。”
城關區婦聯主席李娟對“黨建+婦聯工作+非遺”模式充滿信心:“這既能助力婦女掌握技能,又能以家風建設推動社區和諧。”水車園小學海鴻分校王仁江計劃開發“行走的思政課”,將非遺體驗與德育教育有機結合。
雁園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雁軍說:“我們將凝聚合力,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建強平臺,讓非遺實踐基地成為文化地標;創新形式,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全齡群體覆蓋、傳承創新并重,讓非遺為基層治理持續賦能,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畫卷。”
■記者手記
觸摸非遺溫度 見證黨建力量
在雁園街道,非遺技藝的絢麗與黨建引領的熾熱交織出獨特風景。點茶泛起的茶沫、染纈暈開的色彩,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具象呈現,更成為基層治理創新的鮮活注腳。
在這里,非遺不再是被保護的“遺產”,而是連接黨群、凝聚民心的精神紐帶。黨建引領下,非遺小匠人計劃、紅色物業與非遺展示深度融合,傳統文化成為基層治理的“潤滑劑”。從聯席會上各方的討論中,我看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實踐——以文化為媒,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讓文化自信轉化為治理效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 娜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