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索池鎮轉移群眾現場。
今天上午,甘肅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再次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預警顯示,今天11時至23時,隴南市武都區、成縣、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等地區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
隴南各地聞“汛”而動,全面壓實防汛責任,各縣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組織氣象、應急、水務和自然資源等相關部門進行了會商研判,指導鄉鎮、行業部門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做好相關應對準備工作。同時,重點鄉鎮及時組織危險區群眾轉移避險,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在康縣陽壩鎮,從7月3日早上5時到8時,黨員干部沖鋒在一線,和雨情災情賽跑,爭分奪秒緊急轉移避險群眾36戶77人。
陽壩鎮油房壩村轉移被困群眾。(陽壩鎮供圖)
在接到氣象、防汛預警信息后,為確保預警無死角,陽壩鎮通過微信群、“敲門行動”等方式,把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戶到人,并研判受災風險,組織暴洪隱患點和高風險切坡建房戶的居民進行轉移,切實防范山洪和地質災害。
“目前,隨著降雨的減弱,陽壩鎮河道水位下降。此前受災的康陽路、龍花路、五陽路已搶通,恢復正常通行,轄區有部分基礎設施和農作物受損,其他一切正常。”陽壩鎮黨委書記陳維林說。
康縣陽壩鎮安置群眾用餐。(陽壩鎮供圖)
在文縣碧口鎮,從7月2日晚到4日早上8時,全鎮緊急轉移避險人員62戶181人。
面對汛情,碧口鎮黨員干部齊上陣,有些進村入戶緊急動員群眾轉移,有些幫忙轉移商鋪物資財產。每敲開一戶家門,大家都耐心叮囑住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應急準備;仔細檢查房屋是否存在漏雨、墻體裂縫等隱患。
同時,碧口鎮重點關注老舊房屋、低洼地帶住戶的居住安全,幫助轉移危險區域群眾,確保轉移工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在成縣索池鎮,截至目前累計緊急轉移避險人員25戶56人。
索池鎮按照分片、包村、到戶的責任劃分,迅速組織全鎮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及時轉移居住在溝道河邊、低洼地段、山根坡邊、滑坡點等區域群眾,對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留守老人和兒童等特殊群體指定專人負責就近安全臨時安置,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針對不愿轉移的群眾,鎮村干部不厭其煩、耐心反復做思想工作,勸導說服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堅決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索池鎮人民政府鎮長周健說,目前,已對通村路、通社路路面及兩側的淤泥、落石、溝渠堵塞物等及時進行清理,也對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崩塌、臨坡臨崖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再次進行了全覆蓋式排查,做到心中有數、精準掌握。
成縣索池鎮轉移群眾到臨時安置點。(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李旭龍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煜宇
責任編輯:宗成賢
來源: 新甘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