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一天深夜,周總理急忙敲開了毛主席的房門,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沒成想,毛主席聽后,卻不慌不忙地回應說:“放2顆原子彈,但先不要對外公布。”這是怎么回事?
自從蘇聯的路線方針發生變化之后,中蘇關系就變得冷淡起來,蘇聯在中國邊境問題上使絆子,不僅插手中國跟其他國家的問題,還在中蘇邊界問題上得寸進尺。
60年代,蘇聯多次在珍寶島附近騷擾居民正常生活,還大搖大擺派兵駐扎,企圖侵占中國領土。
中國加緊邊防防御,想要讓蘇聯知難而退,誰知蘇聯變本加厲,不斷挑起沖突。最后中國開始自衛反擊,維護主權和領土安全,守衛珍寶島。
蘇聯沒有想到中國真的敢強硬對待中國,灰溜溜退出珍寶島之后,惱羞成怒開始用核打擊威脅中國,企圖給中國施壓,讓中國服軟。
這個消息還是美國傳遞出來的,蘇聯可能使用核武器打擊中國,中國已經觀察到大批蘇聯軍隊往中蘇邊境的方向集結。
一時間風雨欲來,蘇聯已經動了心思,準備給中國點兒顏色瞧一瞧,中國必須做好應對。
拿到情報后,周總理擔心的徹夜難眠,連夜趕到毛主席的住處,敲開了毛主席的房門,兩人商量以后該怎么。
“美國傳來的消息,蘇聯人野心不小,居然把核彈都拿出來,這是要大干一場啊?!?br/>周總理為中國的前途命運擔憂,中國的發展建設還艱難前行,周圍虎狼環伺一刻也不得安寧。
雖然美國目前態度曖昧,有將中國當作對付蘇聯的緩沖之意,大概率不會出手,可若是真打起來,中國面臨的威脅依然不小。
跟蘇聯打交道這么久,毛主席深知蘇聯的特性,對付蘇聯,太軟和會被當成好欺負,太硬氣又會被當成挑釁,因此要恰到好處,把局面平衡住,嚇得蘇聯不敢輕舉妄動。
“蘇聯有核彈沒錯,但他們未必敢用。況且不止蘇聯有,我們也有原子彈,這時候也得拿出來擦一擦?!?br/>毛主席氣定神閑地放下報告,走到書桌旁拿出一張地圖,望著遼闊的山河,還有那虎視眈眈的威脅。
“敲山震虎是個好法子,可是要被看作挑釁,也是一樁麻煩?!?br/>周總理知道,面對威脅時,毛主席從不退縮,中國軍民也勇往直前,正是這股勇氣支撐著中國走到今天。
“你說得對,我們處事要靈活,不能像蘇聯那樣直愣愣的。放兩顆原子彈,可是要秘密地放,靜悄悄地放,蘇聯這么關心我們,他們一定有法子知道的?!?br/>周總理一想,果然是個好方法。中國研制原子彈的初衷,就是為了提升中國實力,震懾外部威脅,而非去恐嚇威脅他人。
因此秘密試驗爆炸原子彈,既能體現中國的軍事實力,又能避免正面沖突,讓蘇聯找不到把柄,可謂是一舉兩得。
于是在當年10月前夕,羅布泊秘密進行了兩次核彈試驗,爆炸試驗在地下進行,一次是原子彈試驗,一次是氫彈熱核爆炸。
兩次爆炸預估當量上萬噸,核彈的威力不可小覷,然而對于這一切,中國沒有走漏任何消息。
就像毛主席預料的那樣,密切關注中國的蘇聯,檢測到了核彈爆炸的異常數據,預估爆炸中心正是在中國。
蘇聯立刻緊張起來,到處搜集情報,卻找不到任何有關核爆試驗的消息,他們不由得開始深思,中國的核爆試驗,究竟是什么水平。
蘇聯此時所處的環境也并非完全安逸,若是中國已經有了足以抗衡的核武器,蘇聯被牽絆住,美國會不會趁虛而入,蘇聯對其它地區的影響力會不會被削弱。
蘇聯心里的擔憂不少,又摸不清楚中國的情況,中國的情報密不透風,蘇聯完全不清楚中國的戰力部署。
況且先前蘇聯在珍寶島上沒有占到便宜,若是再出師不利,那就要丟丑了,就這樣反復思量猶豫,蘇聯最終還是不敢下定決心,不敢貿然攻擊中國。
毛主席對國際政治和地緣關系的洞悉出神入化,這才能全盤掌握蘇聯的所思所想,預測到蘇聯應對方法,用兩顆秘密的核彈爆炸,成功化解了危機,保障了中國的和平與安全。
參考資料:鏡觀·回響
歷史的記憶和真相永不褪色.怒江大峽谷網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