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當今全球化的科技浪潮中,人才成為了各國競相追逐的寶貴資源。
2025年6月底,美國硅谷再度掀起一場令人矚目的 “搶人大戰”。
短短一周內,竟挖走了4名中國頂級人才,而他們給出的年薪更是高得令人咋舌,高達 1個億。
美國為何如此大動干戈地搶奪中國人才?
Meta 的 “豪擲千金” 之舉
6月14日,Meta 公司以 148 億人民幣的驚人價格收購了由年僅 28 歲的華裔天才亞歷山大?王創立的 AI 公司,并順勢將亞歷山大?王任命為 AI 部門的新負責人。
此消息一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全球科技圈引起了巨大震動,Meta 也因此一舉登上全球熱搜榜。
亞歷山大?王雖然年輕,但在 AI 領域早已嶄露頭角,他所帶領的團隊在 AI 研發方面成績斐然。
此次他帶著團隊整體加入 Meta,無疑為 Meta 的 AI 研發注入了一劑強大的 “強心針”,也讓人們對 Meta 在 AI 領域未來的發展充滿了遐想。
圖片經過翻譯
扎克伯格對亞歷山大?王寄予了厚望,在外媒報道中,也明確要求他在 2027 年前帶領團隊實現 Meta 的 AI 技術超越谷歌和 OpenAI,
這足以可見 Meta 對此次人才收購的重視程度和對未來 AI 發展的野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Meta 新組建的超級智能實驗室中,首批 17 名核心成員里竟然有 7 位是華人科學家。
這些華人科學家大多在中國完成本科教育后,前往美國深造并獲得博士學位。
他們中的不少人曾是 OpenAI 等頭部 AI 公司的核心技術骨干,為推動全球 AI 技術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而如今他們齊聚 Meta,使得 Meta 在 AI 人才儲備方面一下子占據了巨大優勢。
據相關公開數據顯示,Meta 為了吸引這些頂級 AI 人才,開出的薪資待遇堪稱天文數字。
年薪高達約 1 億美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許多世界頂級體育明星的收入,如此豐厚的報酬,也難怪會讓眾多頂尖人才心動不已。
除了 Meta 之外,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也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不甘示弱,展現出了強勁的攻勢。
英偉達的 CEO 黃仁勛本身就是華裔,他對華人在 AI 領域的才能有著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因此英偉達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招攬優秀的華人 AI 人才,采取了 “精準挖角” 的策略。
今年,英偉達成功招攬了朱邦華和焦劍濤兩位頂級華人科學家,并分別為他們安排了首席研究科學家等重要職位。
朱邦華和焦劍濤在 AI 領域都有著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的加入無疑將為英偉達在 AI 芯片研發等關鍵領域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黃仁勛深知,在 AI 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才是決定企業乃至國家在該領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而華人在 AI 領域所展現出的卓越才能和巨大潛力,讓英偉達看到了進一步提升自身技術實力的機會。
通過吸引像朱邦華和焦劍濤這樣的頂尖人才,英偉達能夠在 AI 芯片等核心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國人怎么就成“香餑餑”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國的頂級人才成為了美國科技巨頭們競相爭搶的 “香餑餑” 呢?
中國扎實的基礎教育為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國一直非常重視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的教育,通過嚴格的教學要求和大量的練習,培養了學生們扎實的學科知識和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
這種扎實的基礎訓練,使得中國學生在概率統計、線性代數等 AI 底層關鍵學科方面表現極為突出。
許多中國理工科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憑借著在基礎教育階段積累的優勢,能夠迅速適應并深入學習 AI 相關專業知識。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其中不乏大量對 AI 等新興科技領域充滿熱情和天賦的優秀人才。
每年,中國各大高校都會培養出眾多 AI 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這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為中國乃至全球的 AI 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而Deepseek的出現,讓我國的AI領域在及全球業內站穩了腳跟,更是打通了AI從學習到實用的閉環道路。
美國科技巨頭們正是看中了中國人才的巨大潛力和豐富資源,才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試圖從中挖掘出頂尖人才為己所用。
中國在 AI 領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也為人才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隨著中國政府對 AI 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
國內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 AI 企業和科研機構,它們在 AI 技術研發,應用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中國 AI 人才,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又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快速適應不同的工作場景和挑戰。
美國科技巨頭們不惜開出天價年薪挖走中國頂級人才,雖然代表著對我們國內的發展的認可,但是高端人才的大量外流可能會對中國的科技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大量優秀的 AI 人才被美國挖走,那么中國在 AI 領域的研發進度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會在一些關鍵技術上陷入被動局面。
培養一名優秀的 AI 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如果這些人才最終未能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那么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然而這種單純依靠高薪挖角的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吸引到一些人才,但并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對于中國來說,提升國內的科研環境和人才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留在國內發展,減少對外部人才的依賴,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發展之路。
信源來自:OpenAI一周內8名核心研究員跳槽Meta,阿爾特曼緊急勸留
金融界2025-07-02
信源來自:OpenAI痛呼“被偷家”!Meta一周挖走八員大將,千萬美元薪酬戰開打
每日經濟新聞2025-06-30
信源來自:Meta對AI業務大洗牌 扎克伯格宣布“超級智能”計劃
新浪財經2025-07-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