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鹕Ш?,有關伊朗核設施受損情況,各方表態不一,引發關注。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肖恩·帕內爾表示,美國目前的評估是伊朗核設施已被摧毀,伊朗核計劃已被推遲約1至2年。南都此前報道,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表示,已完全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伊朗方面卻表示美方襲擊應未造成重大損失。
伊朗福爾多核設施附近(衛星圖像)。
當地時間7月2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肖恩·帕內爾表示,美國目前的評估是伊朗核設施已被摧毀,伊朗核計劃已被推遲約1至2年。南都記者注意到,據6月30日公開的衛星圖像顯示,此前遭受美軍打擊的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周邊仍存在持續作業跡象。通風井附近可以看到挖掘機和起重機,數名工作人員正在現場作業。
南都此前報道,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文稱,美國已完成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的襲擊。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也在6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目標均遭受“極其嚴重的損毀”,但具體受損程度尚需時日才能確定。
盡管特朗普和其他白宮官員多次高調宣布勝利,但外界對關于“伊朗核設施已被摧毀”的說法并不認可,美國媒體更是多次“拆臺”。目前,與伊朗核能力有關的伊核設施受損情況、是否轉移濃縮鈾,各方表態仍不統一。
當地時間6月29日,特朗普再次表示,美國對伊朗福爾多核設施的襲擊完全摧毀了目標地點。特朗普說,“現在那個地方只有幾千噸的巖石,整個地方被摧毀了,伊朗另外兩個核設施也被摧毀了”。
同日稍晚,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肖恩·帕內爾在社交平臺上公開指責當地媒體關于襲擊效果有限的報道是“假新聞”,其稱“主流媒體正在對美國及其杰出的軍隊進行武器化的抹黑,假新聞故意使用不完整、斷章取義且徹頭徹尾虛假的情報評估,似乎是在聽從伊朗宣傳機器的命令。”
近期,針對特朗普中東政策的調整與變化,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向南都記者指出,“在具體政治手段和政策特征上,特朗普政府展現出更為激進且更具‘短期交易性’的傾向?!?/p>
鄒志強分析稱,“盡管特朗普政府根據形勢變化,采取了更為機會主義的政策調整,但加沙沖突、巴以問題以及伊朗核問題等地緣政治難題仍未得到解決。因此,難以斷言特朗普政府在中東地區的主導能力有所提升,反而可能面臨能力下降的質疑。”
采寫:南都記者 張倩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